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隋炀帝 > 一七七章 长孙论功

一七七章 长孙论功

一七七章 长孙论功 (第2/2页)

所以啊,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干的再多再好,都不如有个好爸爸。
  
  刑部尚书薛胃,也说话了:“下臣认为,长孙劳苦功高,大隋北患非此人不可胜任,宜封上大将军。”
  
  长孙成的生母,出身河东薛氏,薛胃帮忙说话无可厚非,不过也挺寒酸,就给提了一等。
  
  杨铭旁听也觉得无奈,干实事的人最后都落不着好,耍嘴皮的倒是一个比一个混得开。
  
  “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
  
  这时候,杨铭终于站出来说话了:“如果没有长孙成,现今突厥又是如何态势呢?”
  
  众臣闻言,纷纷思索。
  
  既然杨铭提出了问题,自然要有人来回答,在座的这些人无一不是成精的老狐狸,自然会想一个妥善的答桉,不能张嘴就来。
  
  牛弘思索片刻后,说道:“若无长孙,北境多战事。”
  
  事实上,大隋对北方突厥之患,都是从长孙成那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发展来的,说白点,就是在突厥内部挑拨离间。
  
  虽然大部分时候,杨坚、高颎、杨素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但是做为具体实施者,长孙成干的已经不能再好了。
  
  如果不是长孙成,换成其他人,未必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虽然大隋与突厥连年交战,但并没有一次能够真正威胁到大隋国本,这和长孙成的功劳是脱不开的。
  
  而且长孙成常年与突厥皇室打交道,颇得突厥人敬重信赖。
  
  这个人,自身价值非常巨大。
  
  右仆射苏威,没有给出答桉,只是问道:“河东王的意思,该如何嘉奖呢?”
  
  他猜到杨铭之所以这么说,是对贺若弼与薛胃的提议不满,认为封的小了。
  
  杨广也颇为疑惑的看向杨铭,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跟长孙家没什么交集,所以才好奇,老三怎么好端端的替长孙成说话。
  
  杨铭看向苏威,笑道:“正如牛尚书所言,若无长孙,突厥边患难除,我大隋边疆百姓势必受扰,于国不利,并非只有征战沙场,开疆拓土才是国之利器,在我看来,长孙消弭边患于无形,守国门于安固,当为国之柱石,宜加封上柱国,并配实职。”
  
  他的这一番话,让贺若弼有点不爽了,他南下灭陈,开国之功,才是上柱国,长孙成不过是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以怀柔手段安抚突厥,怎么能封这么大?
  
  他不觉得杨玄感封的大,却认为长孙成封的大,这就是观念的不同。
  
  就好比他觉得自己儿子将来可以袭了他的宋国公爵位一样,天经地义。
  
  杨广也觉得儿子说的太夸张了,长孙成不过一文臣,说白点就是大隋派出去和突厥交流的使者,封上柱国也太离谱了。
  
  裴矩虽然看不懂杨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杨铭是他的女婿,又是第一次参加朝会,这个时候不帮女婿说话,还能帮谁?
  
  于是他道:“我倒是赞成殿下所言,长孙此人极通外事,又与突厥启民交好,今后仍有大用,况且他身份过低的话,会让突厥认为受到我大隋轻视,两国大使,勋爵不宜过低。”
  
  这句话,反倒是让杨广颇为认同,突厥是灭不了的,只有以手段迫使其臣服,用武力的话,国力消耗太大,不妥当,以怀柔手段当为最佳。
  
  长孙成做为大隋与突厥之间的使者,勋爵太低的话等于是不给突厥脸,长此以往,恐突厥再生异心。
  
  于是杨广微笑看向杨铭:
  
  “在你看来,长孙此番回京,当任何职?”
  
  我不知道,我今天第一天上朝,我哪知道哪里有缺?
  
  杨铭说道:“这个就需要诸公商议了,勋位的话,孩儿以为上柱国为宜。”
  
  杨广笑着点了点头,实际上,他也只能建议,真正拍板的,最后还得是杨坚。
  
  不过一般情况下,他这边只要是通过了,杨坚那边也就是盖个印的事情。
  
  杨铭也只能尽量给长孙成搞个不错的勋位,至于爵位,他没有这个能力,爵位这玩意,不是随便就能封的。
  
  大隋眼下的爵位,大多袭承于北周时期,剩下的多出自灭陈之战,其他时候,杨坚没怎么封过爵位。
  
  长孙成因为是家里的次子,所以袭不了他爹的爵。
  
  事情议到最后,在裴矩和牛弘的支持下,长孙成上柱国的勋位,应该是没跑了。
  
  内史侍郎裴蕴负责草拟奏疏,上报仁寿宫,只要杨坚的大印一盖,事情就算是有了定论。
  
  至于长孙成返回大兴之后,该任何职,吏部杨恭仁那边,梳理一番官职空缺之后,定为左领军将军。
  
  左领军府大将军,是史万岁,所以长孙成以后,归史万岁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