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隋炀帝 > 一六七章 燕国后裔

一六七章 燕国后裔

一六七章 燕国后裔 (第2/2页)

杨铭看完信之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完全就是找茬嘛。
  
  尚书省一贯的做事风格就是这样,先把事情往小了说,让你放心返京,只要你敢回去,还调查个屁啊,直接就抓了判刑。
  
  慕容三藏是老江湖,心知此去凶多吉少,所以他兵分两路,先是派人送信给民部尚书韦冲帮忙求情,而他这边,则赶紧找到杨铭,想让杨铭帮他先拖着。
  
  他以前是跟着韦洸混的,韦洸是韦冲的亲二哥,韦洸死了以后,慕容三藏仍和京兆韦氏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
  
  后来韦冲上位之后,他就投靠了韦冲,仍是依附在韦氏的庇护之下。
  
  杨铭的二哥,豫章王杨暕,是韦冲的女婿,所以慕容三藏心知杨铭会帮他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因为杨铭觉得有点蹊跷,他是荆州总管,江陵郡是他的辖地,吏部那边想要动慕容三藏的话,理该先跟他打个招呼。
  
  现在招呼都不打,就让一郡太守返京,配合调查,明摆着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吏部,敢不把杨铭放在眼里的,也就是柳述了,其他人不可能跨过杨铭,直接动慕容三藏。
  
  他还真是挺把自己当回事啊,这才得宠几天,就这么目中无人了?
  
  杨铭做事也很果断,直接让徐景拿来笔墨,提笔写下四个字:“查无此事”。
  
  然后盖上总管府的大印,连同吏部那封文书一并交给徐景,道:“派人送到江夏官驿,让他们加急送往京师。”
  
  慕容三藏就在一边看着,他没想到杨铭这么仗义,直接就把吏部给拒了。
  
  这明摆着是在保他,吏部那边收到信之后,肯定会放他一马。
  
  慕容一脸感激道:“下臣拜谢殿下大恩。”
  
  杨铭笑了笑,抬手示意他坐下,问道:“滥杀士卒,私吞军饷,有没有这回事,你实话实说。”
  
  “有!”慕容三藏到底是混了这么多年,知道什么时候该说真话,
  
  “当年下臣跟随襄阳公(韦洸)招抚岭南,连番遇挫,岭南乃蛮荒之地,夷狄聚众作乱,遍地叛贼,他们皆为当地世居部族,妇孺童子皆可为兵,当年我们因此吃了大亏,帐下士卒多遭伏杀,后来襄阳公认为,怀柔手段对这些蛮子是不管用的,于是召集大军,但逢夷寨直接放火烧山,此举确实杀戮过重,有伤功德。”
  
  “虽有滥杀之嫌,但蛮子本就是无教化的野人,跟他们讲礼仪道德是没有用的,这件事情当时也是如实上报的,至尊并没有觉得不妥。”
  
  “至于谎报军饷,也确实有过,将士客死他乡,如果不加重恤,又有谁愿意深入蛮荒之地,出生入死呢?所以我当时和襄阳公合计,谎报杀敌数量,从朝廷那边多弄了点赏钱,给将士们分发了......”
  
  慕容三藏这番解释,可信度还是可以的,但杨铭知道,对方肯定也私藏了一些。
  
  这很正常,见不得光的事情,是永远都不能说出来的。
  
  韦洸当年平叛岭南,直接将岭南给杀穿了,还与被尊为岭南圣母的冼夫人干过一场,把冼夫人打服气了,至此,岭南地区彻底归附大隋。
  
  这可是大功,能抵死罪的。
  
  很明显,这些陈年旧事如今被翻出来,明摆着就是找茬,想找个理由把慕容三藏给办了。
  
  可问题是,杨铭虽然与慕容相处并不久,但能看出对方是颇为圆滑的老练之人,这种人很少会得罪人的。
  
  他远在江陵,怎么得罪吏部的人呢?
  
  “虽有嫌疑,不算大事,何况当年是襄阳公主持,论罪也论不到你头上,”杨铭笑道:
  
  “再者说,襄阳公功勋卓着,些许小事,更不宜论罪,你且宽心,不论谁再召你入京,你都先来找我。”
  
  慕容三藏彻底放心了,朝中有人好做官,自己终究还是有倚仗的,有杨铭护着他,些许风波自会消解。
  
  等到他告辞离开之后,杨铭陷入沉思。
  
  不管怎么说,慕容三藏也是韦家的人,柳述现在已经明目张胆到这种地步?怎么?京兆韦氏也不放在眼里了?
  
  你最好别是冲着我来啊?真要是那样,可别怪我跟你不客气。
  
  你们家的祖坟,可是在我的封地呢。
  
  ......
  
  大兴,韦府,
  
  韦冲收到了慕容三藏的求救信后,便召集门下幕僚商议对策。
  
  有一人道:“慕容早年拜在襄阳公门下,因功封爵,今是我韦氏门人,吏部那边,没有跟您打过招呼?”
  
  韦冲皱眉摇头:“问题就出在这里,吏部没有打招呼,刑部也没有。”
  
  又有门客道:“当下之急,尚书需立即去信荆州,请河东王出面保人,至于京师这里,我们再想办法为慕容周旋。”
  
  韦冲身上的爵位,是义丰县侯,与民部尚书同属正三品,但尚书权大,所以皆称韦冲为尚书。
  
  韦冲道:“信已经发出去了,看在豫章王殿下的情面上,河东王应该会帮忙的。”
  
  有门客道:“一郡太守,在吏部的备档中,身家来历都详述的很清楚,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慕容是我们的人,那么极有可能,就是冲着我们来的。”
  
  事实上,这一点韦冲早就看明白了,他只是没想到,杨素被至尊冷落还不足一月,柳述就已经嚣张到了这个地步。
  
  先是弘农杨,接着京兆韦,柳述胆够肥啊。
  
  韦冲冷哼一声,道:“慕容身上的爵位比我还大,吏部说动就动,真是好魄力啊。”
  
  慕容三藏有个野王县公的爵位,比韦冲的县候肯定要高,但他现在没人家韦冲实力硬,他是齐臣,曾经在旧齐时,袭爵燕郡公,归顺大隋之后,成了县公。
  
  因为慕容三藏是十六国时期,燕国的皇族后裔。
  
  众所周知,辽宁那一带,慕容说了算。
  
  但是在大隋,是关中集团说了算,所以慕容氏只能依附于关中门阀之下。
  
  韦冲这一支,现在就剩下老五韦冲和老六韦约,上面四个哥哥,全死了。
  
  老六韦约以前给杨勇当过太子冼马,因为在杨勇面前告过元岩(原益州总管长史)的刁状,被杨坚给知道了,怒斥一顿后,免职,让皇帝看不顺眼,从此仕途断绝。
  
  所以韦冲现在是他爹逍遥公韦敻(xiong)这一支,唯一还支棱的。
  
  四个哥哥的门客幕僚,现在基本都依附在他手底下,他一倒,他们这一支便是树倒猢狲散。
  
  所以韦冲是铁定要保慕容三藏的,如果保不住,底下人会离心离德,出大问题。
  
  第二天朝会过后,韦冲就去了东宫,面见太子杨广。
  
  “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会打招呼,你先回去吧。”
  
  韦冲知道不能多说,所以点到即止,告退离开。
  
  随后,杨广派人召来裴矩,
  
  “慕容三藏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杨广问道。
  
  裴矩在得知情况后,笑道:“此人乃旧齐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次子,长子被杀之后,三藏袭了燕郡公,大隋开国,因其颇受旧周武帝宇文邕器重,至尊封了他个县公。”
  
  杨广笑道:“这么说,这个人还颇有来历?”
  
  “是个人才,”裴矩点头笑道:“这个人是能做事的,江陵乃荆州首府,能在那里做太守,自然得有些本事。”
  
  “你先坐吧,坐下细说,”杨广问道:“他是韦家的人?”
  
  裴矩徐徐道:“我大隋立国初期,因此人特立独行,并未依附哪一家,所以至尊重用了几年,甚至还任命为凉州道黜置大使(临时的钦差大臣),后来发现这个人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性格优柔寡断,这才弃用。”
  
  “后来跟着襄阳公韦洸招抚岭南,立下功勋,得以再次启用,四十六岁,调任江陵太守至今。”
  
  事实上,慕容三藏挺冤的,他是齐臣,入隋后没有后台,做事能不瞻前顾后吗?担任凉州道黜置大使的时候,就是因为谁也不敢动,谁也不敢查,才让杨坚对他彻底失望。
  
  杨广忍不住笑道:“裴公没有正面回答孤的问题。”
  
  裴矩笑道:“天下臣子,皆是至尊和太子的人,没有什么韦家的人。”
  
  “说的好!”
  
  杨广知道这老小子在跟自己打马虎眼,但人家的话说的属实没有毛病。
  
  “你觉得柳述这么做,是针对韦冲,还是针对孤的儿子?”
  
  裴矩好整以暇道:“得意忘形之举,并没有针对谁,不过是斗倒越公之后耀武扬威罢了,韦冲并没有招惹他,所以没有那个必要,至于河东王,柳述没这个胆子。”
  
  杨广点了点头:“这么看来,这个笨蛋的所作所为,孤应视若不见?”
  
  “当以放任为宜,”裴矩道。
  
  杨广点头道:“孤明白了,你下去吧。”
  
  事实上,裴矩并不认为柳述只是得意忘形,想在朝堂立威这么简单,但是他也清楚,至尊都对其放任,太子就不应多管,免得与至尊心意相悖。
  
  柳述并不是一个笨蛋,能做到一部尚书,就不可能是笨蛋。
  
  所以裴矩才会故意引导太子杨广,轻视柳述,以免被至尊所猜忌。
  
  裴矩说话,半真半假,这样的人,才是顶尖的权谋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