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 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晓光学

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晓光学

第六百八十三章 破晓光学 (第2/2页)

在2002年初,一千三百亿的资产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排第二的刘永行和刘永好兄弟,也才身家八十三亿,陆逸明的资产足足是他们的十五倍还多!
  
  关键是,陆逸明只花了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就从一个口袋里只有十二块三毛五分钱的穷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亚洲首富。
  
  现如今,全国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死地盯着陆逸明的一举一动,想要知道他购买的股票,想要分析他投资的策略,甚至暗中观察他想要投资哪一个行业。
  
  因此破晓光学几乎是刚成立,就被有心人给盯上了,外界闹得沸沸扬扬。
  
  眼见低调不成,陆逸明索性高调行事,大手一挥,宣布召开公司成立大会,甚至还叫上了趣闻天下,直接在官网进行文字直播。
  
  受限于现在的网络,网页上想要刷新的图片都会卡顿,所以视频直播那肯定是没戏的,能流畅文字直播就算不错了。
  
  遥想当年,即便是到了奥运会期间,还跟同学用功能机登录看nba的文字转播呢。
  
  破晓光学落户中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占地数十万平米,注册资金十个亿。成立大会上,园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露天搭建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身为首席执行官的林本坚首先发表了讲话,宣读了公司的使命愿景,公布了公司的发展规划,洋洋洒洒说了半个小时。
  
  然而大家的兴趣显然不在他身上,他们对采访陆逸明更感兴趣,因为经常能够从陆逸明的口中得到很多干货。
  
  一到媒体提问环节,所有的记者就把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陆逸明,争先恐后地想要向陆逸明提问。
  
  “陆总,请问你在这个时候斥巨资投入到一家光学公司,是打算做一款什么产品呢?”
  
  陆逸明澹澹地说:“我要造光刻机。”
  
  现在这个年月,普通人压根就不知道光刻机是什么东西,就更加不可能知道光刻机是用来干什么的了。
  
  不过,毕竟来的人多,还是有人了解这方面的,当即对陆逸明的雄心壮志表示震惊。
  
  “陆总居然想要遭光刻机?”
  
  “这可是被欧美垄断的高科技产品,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话说工业皇冠上是不是他妈的全是明珠啊?”
  
  马上又有记者问:“陆总,现在很多人都说石墨烯有希望拿今年的诺贝尔奖,产业界也认为这是一款革命性的材料,请问你为什么不投入资金尽快将石墨烯进行商用化呢?”
  
  “对啊,陆总你不是已经做出石墨烯了吗?为何还要浪费这么多钱用来研发光刻机?”
  
  陆逸明一脸平静地说:“石墨烯是下一代的半导体材料,至于现在,如何量产还是一个困扰着全人类的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光刻机还是要做的。除了投资破晓光学之外,我还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推动夏国的光学发展,相比于欧美和岛国来说,我们夏国在这方面欠缺的功课实在太多了,必须好好补一补课。破晓光学是一家很有前景的公司,我的这十个亿,不是投资现在,而是为了投资未来。”
  
  现场一片哗然,所有人都惊讶的看着陆逸明,为他的发言所深深震撼。
  
  不等这些记者继续发问,陆逸明接着说道:“我会联系全国光学领域排名前二十的大学,每年投入三亿以上的现金,用于培养光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只要符合条件,通过未来资本的审批,我们就会发放奖学金。与此同时,还会投入海量的资金,与全国的光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发新技术,保守估计不低于三十个亿。”
  
  “三十个亿!”
  
  所有人都被陆逸明的大手笔给吓到了。
  
  “陆总,这笔钱是每年这么多,还是总共?”
  
  “当然是每年,总共三十个亿够干嘛?”
  
  面对记者的提问,陆逸明满脸微笑,举止从容:“我个人非常看好光学行业的未来,不但光刻机要用,以后的照相机摄影机手机里面的镜头,都必须全面实行国产化。你们低头看看你们的摄影机和照相机,哪一台用的是国产的光源?没有。堂堂东方大国,人口占据全世界四分之一,居然连一个照相机品牌都没有,这像话吗?”
  
  众人都低头看向手里面的设备,一股羞耻感顿时油然而生。
  
  “对,这方面居然完全没有国产货,实在是不应该。我们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有人问:“可是光刻机很难做吧?全世界接近两百个国家,拥有光刻机的国家也就两三家而已。照相机其实也一样,就佳能索尼什么的。你投资这么多钱,万一做不出来怎么办?”
  
  陆逸明笑道:“做不出来光刻机,也不一定就会亏本吧。我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全国的学校里,有多少学生和老师戴眼镜?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眼镜的利润你们知道有多少吗?我做过调查,毛利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我看现场就有很多朋友戴眼镜啊,你们的眼镜多少钱买的?”
  
  “你们自己看看,镜框几克金属,有的甚至全塑料,然后镜架几颗小螺丝,一个转轴,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吗?没有,只要有耐心,任何一个人用砂纸磨都能磨出来,用机床加工可想而知难度有多低了。”
  
  “镜片就更简单了,不就是一块玻璃吗?磨出想要的形状就可以了,这玩意儿也可以用仪器来搞定。”
  
  “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搞定磨镜子的仪器,这个总简单吧?”
  
  “不仅仅是这些,卫星需要用到的特殊镜片,还有科研领域的各种仪器设备,都需要优秀的光学产品。而这些产品,现在都掌握在外资手里,等于是夏国的命脉,被人捏在手中。”
  
  眼镜毛利润超过百分之九十?
  
  这个数据,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了。
  
  发布会刚开完,第二天陆逸明就接到了王洪生的电话。
  
  “喂,王校长啊。”
  
  突然接到王洪生的电话,陆逸明还是感觉到很意外的,不知道王洪生来找他干什么。
  
  王洪生说:“我看到你昨天说,要联系全国光学领域排名前二十的大学给专业人才发奖学金?”
  
  陆逸明说:“是啊。”
  
  王洪生说:“咱们复大就有光学专业啊,而且还是全国知名的,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你那三个亿,与其遍地播种,不如全部留在复大,集中供养。”
  
  陆逸明一眼就看穿了王洪生那点小心思,不过也不怪他,毕竟是一校之长,心里想的肯定是复大的利益。
  
  但布局光学领域,只投资复大没什么意义,关键还是整个行业,从上到下,都得做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否则投多少个亿都是没用的。
  
  而王洪生则想起复日大学因为没有积极争取墨心科技,导致石墨烯的发现跟复日大学半毛钱关系没有,他就很不爽,所以在第一时间就打电话过来跟陆逸明进行交流。
  
  陆逸明解释说:“光刻机想要做出来,光学是绝对绕不开的一个门槛,而这门学科,单打独斗是没用的,必须形成体系,才能与欧美列强竞争。”
  
  所谓体系,其实就是一种大规模优胜劣汰的选吧制度。
  
  就好像足球一样,有青训,有各职业联赛,这样通过层层选拔,优中择优,最终抵达顶点的,必然是一流的人才。
  
  二十所大学的光学专业,就相当于是足球里的青训大营,陆逸明用奖学金来吸引顶尖人才加盟,之后再与国内的光学实验室合作开发项目,把光学专业的学生送进去强化培训,这样一步步下来,才知道谁是真正的千里马。
  
  只要基数足够大,影响足够广,总能选出优秀的人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