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奋斗在新明朝 > 四百零一章 祸水东引

四百零一章 祸水东引

四百零一章 祸水东引 (第1/2页)

过了正月十五,春节假期便接近了尾声,各衙署渐渐开始上衙办公。扬州府同知分署后衙,李佑刚刚在堂中坐定,便有公文呈送进来。
  
  原以为今日清平无事的李大人不禁抱怨几声,手里将文书展开。原来这是从巡抚衙门发来的,内容只有一个——叫江都县地方速速准备好巡抚衙署,没有现成的也得找一处临时行辕。巡抚大人和巡抚衙门属官属吏预计二月二日从淮安府出发,正式移驻到扬州。
  
  李佑无语,这杨抚台真是心急。大概是掐着指头算日期,提前拟好公文发过来,就等今日第一天上衙便呈到自己眼前,而且就给了这么半个月功夫,也太着急了。
  
  看来抚台大人在淮安城很不得劲哪,恨不能插翅而飞,他揣测道。
  
  火急归火急,无论如何,上司的死命令只能照办。李大人将扬州城里的公署想了一遍,只有两处比较合适。一处是接待贵宾的公馆,一处是预留给巡按御史入驻的察院。
  
  又分析一番,扬州地处要道,各种过江之鲫往来如麻,没有公馆不好办,更何况公馆建筑规格就不是照着衙署样式建的,用作巡抚行辕不伦不类。
  
  而察院就合适得多了,巡按和巡抚都是用的钦差体制,地位都很尊贵,所以用察院作行辕并不辱没抚台大人,只需按品级将大门重新改建而已。
  
  最重要的是,江北巡按雷御史目前在淮泗一带安抚流民,估计半年内没有工夫巡视扬州,空闲的察院先拿出来给巡抚用用也未尝不可。
  
  最终李大人决定先将察院辟为巡抚行辕,等建完天子行宫后,再另寻地方给巡抚建造衙署。
  
  李大人从内心里是真不希望巡抚驻在扬州,但也只能面对这个现实。
  
  巡抚二月份就要到来的消息在扬州官场上传开,人人都意识到,这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扬州城的现有的权力格局。如果杨抚台有足够能力,绝对可以将“多极”政治变为“单极”政治,这就是封疆大吏与其余地方官的最大区别。
  
  随着时间临近,扬州城每个官员都必须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是排斥,还是逢迎?平静的水面下暗潮涌动。
  
  在府衙中,罗参政与任师爷再次碰头,仔细研讨巡抚移驻带来的变化和应对之策。
  
  任师爷分析道:“巡抚移驻,受害最烈的莫过于东主,日后上有巡抚横加干涉,下有李佑专断独行,东主夹在中间何以自处?”
  
  又道:“若巡抚驻在扬州成为定制,无论东主如何去左右逢源,那也是改变不了受制于人的处境。而东主至今已是三品大员之身,巡抚已经轻易不能决定东主前途,为何不敢一搏?在下想来,东主之策,当以驱巡抚离开为上。”
  
  接着继续谈起可行性:“凤阳巡抚移驻扬州,尚未成体制。说是暂移也不为过,前几个月其实都是试行。只要朝廷觉得不妥,随时可以更易,此类事情并非没有先例。只要策略得当,送走巡抚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再说他官名是凤阳巡抚,不是扬州巡抚。”
  
  任师爷分析的很有道理,罗参政略感动心。堂堂的参政只要不与抚台、藩台同城,那也是一方大员,又何必寄人篱下?便问道:“计将安出?”
  
  任师爷答道:“如今之计,东家惟有与李佑合作,二位太守同心协力才好成事…”
  
  罗参政脸上隐隐现出怒色,粗暴打断了幕僚,“先前本官识人不明,原以为此人年少胆气,谁想也是个暗藏刁钻的人物,生性却是欺软怕硬的!这怎么合作?”
  
  对于李大人,罗参政确实很愤懑。这李佑只敢对他横蛮无理,而对那盐运司却只会虚张声势,遇到了巡抚更是缩头不出,怎能不令人生气?
  
  难道在李佑眼里,他罗某就是可以肆意凌辱的?这种羞耻感在罗参政心中挥之不去。他现在是参政大员,而不是小小知府了!
  
  任师爷对东家的微妙心理洞若观火,正琢磨如何开解时,忽然听到门官来报:“盐运司的高运同求见老爷。”
  
  罗参政与任师爷对视一样,都很清楚,这高运同必然也是为了巡抚的事情来的。
  
  高运同与罗参政都是扬州城里六七年的老人了,彼此之间十分熟悉,寒暄话没有多讲,开门见山道:“本官此次至此,乃是奉了运使之意,说说巡抚的事情。”
  
  罗参政很有兴趣的问道:“丁大人有何话传到?”
  
  高运同:“运使有言,他如今受朝廷约束,尚在自省之期,等期限到了,才好有所举动。只是在此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