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这个大明太凶猛 > 第781章 八旗变十旗(第二更,求订阅)

第781章 八旗变十旗(第二更,求订阅)

第781章 八旗变十旗(第二更,求订阅) (第1/2页)

不想当皇帝的王爷不是好王爷。
  
  多尔衮不想当皇帝?
  
  做梦都想,可他真的不敢想,为啥?
  
  害怕啊!
  
  皇帝好当,可能力越大……不,旗号越大,挨打的机会也就越大。
  
  对于大明来说,他多尔衮就是一个王爷而已,而且远循到极西的王爷,大清国在那?
  
  在日本啊!
  
  永平皇帝在那啊——他那个侄儿登基后,改年号为永平。
  
  永享太平?
  
  想的美,只要大明在,享个屁的太平。早晚也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结果。
  
  所以他多尔衮绝对不会扯着虎皮当大旗,为了一个名义去自寻死路的,别说是他了,就是大顺的李过,也就是关起门来称“皇帝”,直到现在那边还用着李自成的年号,用死人的年号。
  
  为啥?
  
  为了活下去,毕竟,大顺可是逼死大明皇帝的主。
  
  所以大顺那边现在是永昌的年号。
  
  多尔衮和李过,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闷声发大财”的方式,而更加巧合的则是他们,都选择了差不多的发展路线。
  
  大清的八旗制度,说白了就是明朝军户的强盗版,倒不是什么自己独创的,非说是独创,也就是一些名称的变化而已,本质上还是军户。所谓八旗,其实就是卫所而已。只不过在八旗制度下,大家都是奴隶,真正的奴隶。这一点倒是奴隶。
  
  而大顺推行“屯田”,和高皇帝的卫所制差不多,士兵也是卫所里的军户,比旗兵多了一点自由,至少没有主子什么的。
  
  除了类似的军户制,西逃后,他们都先后选择了“计丁均田”,就像模仿明军的军田制,向军官以及士兵授田。这个土地制度,让最基层的士兵都变成了小地主,军官变成了大地主。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这年月西边的地盘确实够大,人口很少——他们都是拿着刀子杀过几轮的了,还能剩下多少人口?
  
  人少地多。
  
  地不值钱,分给士兵、军官,让他们尽心卖命多好。
  
  什么?
  
  他们不愿意尽心卖命?
  
  当年八旗在辽东的时候分了田,为什么一闻“征西”皆欢呼雀跃。
  
  抢啊!
  
  征西抢汉人,能抢到奴隶、衣裳、金银等等……这就是八旗的战斗力关键,军户授田再加了强劫分脏。
  
  一群创业家的战斗力自然超过拿薪水的打工仔。
  
  现在,他们到了西边,也是一个样。
  
  当然了,士兵们分到了一两百亩的地,可问题是谁种啊?
  
  想要种田,就需要奴隶,需要阿哈包衣。
  
  过去能抢汉人,现在能抢谁?
  
  多尔衮不傻,当然不会再去抢汉人了!
  
  主要是打不了过了。
  
  那就继续抢西吧。
  
  先抢喀尔喀,然后再带着喀尔喀抢卫特拉,然后再带着他们去抢哈萨克……总之一句话,就是多尔衮带着大家伙去“创业”。
  
  所以大清国西征的时候,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抢劫,抢掠奴隶。因为在汉人身上吃过亏,西征时,都不敢给敌人留喘息的机会,男人杀掉,女人掠走,嗯,孩子留下来,当奴隶。
  
  这样一通杀戮之后,大清国在西域的统治远比他们过去在辽东的更稳定了!
  
  而且西征后,十几万汉军八旗——当年多尔衮最后一轮入寇时掠走的汉民,终于真正融入了大清,成为八旗的一份子。
  
  这十几万八旗汉军,过去只是奴隶,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河南、山东、北直隶等地的贫苦农民,而在西征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甚至还有女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的孤零零的一个人。
  
  在西征时,他们可以用抢来的奴隶给自己种田,让女奴为自己生育。
  
  女人、奴隶,再加上大块的土地,虽然就像明初的军户一样,负担着沉重的子粒粮,但他们还是能活得比较滋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