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蜀臣 > 第196章、皆损

第196章、皆损

第196章、皆损 (第2/2页)

连修葺整齐的三屡胡须,都是银色比黑色多了。
  
  ................................................................
  
  公元232年,亦是孙吴的嘉禾元年。
  
  孙权又改元了。
  
  缘由是去岁冬十二月时,会稽郡有僚佐上言说嘉禾生,便大赦改元。
  
  冀望孙吴的国运,也犹如那嘉禾一样,在寒冬的艰苦环境中亦然能茂盛生长。
  
  然而,改元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好运。
  
  冀望也仅仅是冀望。
  
  自从前两年讨平武陵蛮叛乱,以及让中郎将孙布诈降诱敌之谋不成后,吴魏双方便陷入了短暂的和宁时间。
  
  荆州的边境不用说,有陆逊镇守着,素来寡兵事。
  
  虽然坐镇江陵城的朱然颇有进取之心,但后方辅佐太子孙登的陆逊,以为从荆州兵出攻魏国并非良策,是故几无战事。
  
  亦让孙权生出另辟蹊径的心思。
  
  如让将领卫温、诸葛直率军浮海至夷州,开发新领地。
  
  但因航程过远及水土不服,所率军队死伤甚多,只迁徙了夷州数千人还,比死去的士卒更少。孙权大怒之下,将卫温、诸葛直二人论罪处死,完全忘了浮海夷州的决策,乃是他自身的一意孤行。
  
  还有遣人去辽东与公孙渊交好。
  
  今虽春三月时,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航海至辽东求购战马。
  
  此事自然瞒不过魏国。
  
  公孙渊本来就是依附于魏国的藩臣,天子曹叡对他勾连、卖马于逆吴大为恼怒,便让殄夷将军田豫督领青州各部军队,筹备准备前去讨伐。
  
  后得闻东吴以水师大军横陈来往,以魏军水师难匹敌为由,是故让田豫暂时不发。
  
  不过,田豫乃良将也!
  
  前来青州任事后,便以东海冬季风大浪急,吴国水师归来时必然会寻陆地避风浪为由,积极巡视海岸备战。
  
  那时,许多魏军将领都嗤笑于他。
  
  后,吴国水师果然遭遇风浪,驱船队避风于成山,尽被田豫所虏获。
  
  只不过,田豫并没有得到封赏。
  
  他乃是边人。
  
  青州刺史程喜乃是豪门出身,又嫉妒他统领了青州的兵马,便暗中上言天子曹叡,声称田豫缴获的珠宝器物都发放给官兵,而不交纳给官府。素来喜欢珠宝的曹叡对此暗中羞怒不已,亦不作封赏。
  
  构陷同僚、争权夺利,此亦是魏国重臣及僚佐的常态了。
  
  毕竟曹魏得位不正。
  
  恪守信义、不求私利的臣子,大多数都被清算了,鲜少有人能从汉臣变成魏臣。
  
  魏国内部之事,与孙权无关。
  
  他就知道,购置战马的无数资财,都打了水漂。
  
  亦然重新开始念起了大汉的战马,遣人来汉中郡与丞相再议战马交易之事。
  
  不过,他亦然有意外之喜。
  
  魏国想攻伐辽东的事情,公孙渊也得闻了。
  
  胆敢夺叔父之位自立的他,自然亦不是易与之辈。
  
  又以魏国失去了陇右,且对汉军屡战屡败,便生出了恣睢之心,乃主动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向孙权奉表称臣,并献貂、马。
  
  约定一南一北,共同进攻魏国。
  
  孙权得报后,大喜过望,也开始绸缪着遣兵去册封之事。
  
  自然,公孙渊对孙吴称藩仅是第一步。
  
  他亦开始频频遣使去寻三郡乌丸各部大人,以及早就成为了魏国附义王的鲜卑大人轲比能,商议共盟攻魏的事宜。
  
  这便成为了魏国曹叡的忧患之一。
  
  虽然郭淮与田豫在西东二线皆大胜,让他终于缓了魏国屡战屡败的那口气。
  
  但北方战线烽火将起,不由让他心力憔悴。
  
  因为他的第三子,不满周岁的曹殷,又夭折了。
  
  这让整个中原腹地,都在暗中议论着逆蜀贼子谯周宣扬的“曹丕篡汉遭天谴”的天命之说,魏国各州郡都在人心动荡。
  
  这也不能怪那些人茶余饭后。
  
  事实胜于雄辩。
  
  既使是曹叡自己,在夜深人静独坐之时,都隐隐在心中叹息过。
  
  只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
  
  他既然是魏国的天子,就没有软弱的理由,对局势的动荡也要尽心去安稳。
  
  所思虑的办法,同样是想杀鸡儆猴。
  
  乃是私下作诏书去问计大司马曹真与大将军司马懿:“是时,辽东可伐否?”
  
  打算用诛灭辽东公孙渊这个将欲作乱者,威慑北方战线的乌丸及鲜卑各部不敢擅动。
  
  至少,也要让他们数年内不敢叛魏。
  
  大司马曹真以为可伐。
  
  他觉得郭淮大败李严后,逆蜀短时日不会再攻伐凉州;就算攻伐,以金城郡的险要及大胜之锐,也无可忧虑。
  
  而关中由他亲自镇守,更是固若金汤。
  
  是故,便让天子曹叡无需担忧西北线的战事。
  
  至于大将军司马懿,他不仅赞同了,还暗中归去了雒阳面君,请命亲自领军去攻伐。
  
  其一,乃是魏国需要一个安稳的北方,好安心应对结盟的逆蜀与逆吴。正好趁着此二国刚刚受挫的机会,率先去将辽东讨平了。
  
  另一,是不需要担忧荆州的安危。
  
  东吴陆逊没有太强的进取之心,而且夏侯儒可代替他镇守。
  
  对,夏侯儒复起了。
  
  郭淮大胜后,上表雒阳庙堂时,还将此战的首功推给了夏侯儒。声称此用羌人首领柯吾诈降的计谋,乃是夏侯儒所遗留的。
  
  雒阳庙堂皆议,夏侯儒先败后设谋,功过相抵,应当复职。
  
  有了两位托孤重臣的肯定,曹叡也正式下定了决心。
  
  乃聚拢士卒、筹备粮秣,打算以司马懿为主将,领军四万前去辽东伐之。
  
  且此事十分隐秘。
  
  全是依了司马懿的所谋。
  
  弃了幽州刺史王雄、对边疆无比熟悉的宿将田豫等人不用,以免打草惊蛇;又以各部兵马调防为由,暗中将大军汇聚在幽州右北平郡,意图出其不意。
  
  就如昔日他长驱攻打孟达时的兵贵神速。
  
  自然,孙吴与魏国的此些事请,驻军在平襄城的郑璞并不知道。
  
  他此刻也在赶路。
  
  丞相诸葛亮作书,私召他一人归汉中议事。
  
  所议何事,书信中并没有详言,不过郑璞隐隐能猜得到。
  
  因为李严归去成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