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蜀臣 > 第168章、权宜

第168章、权宜

第168章、权宜 (第2/2页)

更深层的缘由,乃是如今唯有用此战略,方可遏制巴蜀的崛起。
  
  魏国已经失去萧关了。
  
  如今不趁此机会损耗掉巴蜀的战争潜力,已经变成了飞地的凉州,如何能守御得住?
  
  如若凉州不守,逆蜀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再依托河西四郡的养马之地与西域丝路的利益,魏国的关中三辅尚能安乎?
  
  一战可迎来喘息的机会,可以酝酿未来夺回陇右的时机,区区十万将士的战损,又有何舍不得!
  
  况且,今若是舍不得,会让未来的战损恐更巨。
  
  慈不掌兵,何必短视邪!
  
  然而,来自庙堂的决策,让他无奈放弃此战略。
  
  非是天子曹叡不认可他的决定,而是衮衮诸公的群起请命,让曹叡无法再支持他。
  
  起源于萧关的天命之说,比意想中还严重。
  
  其一,乃是羌胡部落。
  
  乌水流域的鲜卑乞伏部小支落,为了避免被首领争夺的牵连迁徙至河西四郡后,也让“攻汉必遭天罚”之说广为流传。带来的后果,乃是原先响应凉州刺史徐邈的号召、跟随夏侯儒前来攻陇右的四五万羌胡,皆退兵了。
  
  亦是说,没有了四五万羌胡部落的压制,逆蜀留在陇右的吴班、陈式等部,便可以腾出手来了。
  
  若驰援汉中郡,便抵消了魏国的兵力优势。
  
  如若从萧关出兵,仅仅依靠安定郡的郡兵,是无法阻止他们进入关中的。
  
  届时,他们不管转道去夹击关陇道的番须口,还是去攻打陈仓城,抑或者是以骑兵袭击粮秣辎重的运送,都会让进入秦岭山脉的曹军万劫不复。
  
  可以说,昔日响应徐邈前来助战的羌胡部落,乃是一把双刃剑。
  
  曾经让巴蜀的防御兵力捉襟见肘,如今却又变成了魏国战线显出纰漏的诱因。
  
  其次,乃是关中三辅的动荡。
  
  近三万大军亡于萧关大疫,秦岭山脉持续月余的暴雨,让无数人都觉得魏国此番的进军,被上苍所诅咒了。
  
  不然,为何上天如此苛求呢?
  
  从秋收之前便被征发徭役的黎庶们,于苦不堪言以及巴蜀潜伏在关中的细作宣扬“魏不得天命”,更愿意相信此乃天罚。
  
  就连那些从冀州迁徙而来的黎庶,都将信将疑。
  
  如此情况下,雒阳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觉得,如果继续支持大司马曹真攻打逆蜀,恐怕汉中郡的蜀军没有战死多少,关中黎庶便率先聚众叛乱了。
  
  再次,便是关东世家豪门的离心。
  
  谯周昔日宣扬“曹丕代汉让子嗣凋零”的天命之说,终究还是传到了关东。
  
  恰好,去岁天子曹叡的次子,繁阳王曹穆也夭折了。
  
  如今曹真伐蜀又遇上天公不作美,那些先后失去丝路利益、归还屯田土地等积累的不满,爆发了比放弃凉州言论更严重。
  
  昔日鼎力宣扬“汉祚已绝、曹魏当兴”的世家们,在面对曹魏是否招了天罚的疑问上,选择了三缄其口。
  
  不再义正言辞的,声称“曹魏代汉乃天命昭昭”了。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答案。
  
  亦让关东各郡县各种关于天命的流言,骤然大起,且愈演愈烈。
  
  尤其是曾经被魏国屠戮过的地方。
  
  仅此缘由,便让天子曹叡不敢再支持曹真继续攻伐了。
  
  他需要曹真如今统领的士卒守备关中,让他能拥有足够的时间与兵力,去消弭那些居心叵测的谣言;威慑那些关东世家豪门的离心。
  
  至于凉州成为飞地,那便成为飞地吧。
  
  无论逆蜀日后能否攻下凉州,都不比如今让中原腹地一个州安定紧要。
  
  最后,便是针对此战的收尾,衮衮诸公也给了天子曹叡一个尚可接受的提议。
  
  即可安抚关东世家,亦能让逆蜀难以攻下凉州的提议。
  
  乃是昔日侍中刘晔所提之谋的晋级:不仅纵容凉州豪右以及当地羌胡部落的权势,更是要推行“边人治边”!
  
  秦汉以来,州、郡与县等主官的任命须“避籍”,素来有不再本郡任职的不成文规矩。
  
  曹魏代汉后也执行此策,鲜少有例外。
  
  但如今萧关失去后,关中驰援及制约凉州会变得很艰难。
  
  那些羌胡部落及豪右素来首鼠两端,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倒向逆蜀。
  
  是故,与其便宜了逆蜀,尚不如将那些凉州籍贯的官僚授予本郡官职,让他们变相的形成“割据”,进而不会倒向逆蜀。
  
  众所周知,凉州豪右最不缺乏的就是野望,最无法拒绝的便是割据。
  
  先前无数次叛乱,都是此缘由。
  
  而逆蜀的国情,是不可能让这些豪右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
  
  试想,地小民寡的逆蜀,如果允许豪右割据,既不能征兵又不能收赋税,那么他们打下了凉州又有何用?
  
  是故,此些豪右绝对会挺着魏国的旗帜,与逆蜀作战到底。
  
  而且“边人治边”之策,魏国既使执行了,也有收回权力的哪一天。
  
  譬如昔日魏武曹操对青徐二州的政策。
  
  那时的魏武曹操的实力尚不是很强大,便对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的臧霸、孙观、吴敦等人采取羁縻政策,给他们封赏官职、画地养兵,只需他们随征即可。
  
  一直到魏文曹丕三征东吴期间,才将臧霸等人调回雒阳任职,消除了割据。
  
  如今曹叡再度放权,纵容凉州豪右形成割据,便是衮衮诸公所说的、乃是效仿魏武曹操的权宜之计。
  
  日后能不能收回权力,应该可以的。
  
  只要曹真将攻逆蜀的大军带回来关中驻守,那些凉州豪右为了自己的权势,也会自发与魏国驻军共同抵抗逆蜀。
  
  兵马不缺,何时将权势收回来,又有何难处?
  
  再者,驻军粮秣以及辎重等,也可以让割据的豪右提供一些,算是变相的转移补给压力。
  
  且此计策立竿见影的效果,便是稍微安抚了关东世家们的抵触心理。
  
  对于他们而言,朝廷变相的放弃凉州,不再征调关东的民力无力去填凉州这个无底洞,便是对他们变相的让步妥协。
  
  诸多缘由加在了一起,天子曹叡便妥协了。
  
  但曹真却是失望了。
  
  镇守魏国西北无数年的他,知道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