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蜀山悬剑传 > 第六百九十章 玄宗兄弟

第六百九十章 玄宗兄弟

第六百九十章 玄宗兄弟 (第1/2页)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节选自《饮中八仙歌》杜甫
  
  ……
  
  李俅也不劝酒,自斟自饮道:“庆王府的情况你也知道,安禄山攻入长安后,王府被洗劫一空。父王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几乎都打了水漂。我们家道中落,入不敷出。
  
  父王好歹也是太上皇的长子、当今天子的长兄啊!
  
  当年庆王府门庭若市、宾客满堂!今日虽然没落了,但倒驴不能倒架子,我们还得强撑着,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
  
  你不知道,我作为嗣庆王,有多难?!最难捱的时候,为了王府里那点茶米油盐,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你能想象吗?”
  
  说起英雄末路,李俅感慨万千。白复赶忙给他把酒续上。
  
  李俅一口酒下去,眼中异彩涟涟,道:“一开始接手这买卖,都没敢想能赚到大钱,纯粹是想逃离王府,找个清净的地方打发时间。
  
  没想到生意越做越红火,赚的盘满钵满。虽然还比不上庆王府最风光的时候,但已经远胜其他皇族宗室。
  
  少年时,我曾以为,身为大丈夫,就应‘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经过这场罹难,我才发现,相比权力,财富才是好东西。
  
  终于放下心结,与自己和解,渐渐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学会享受人生。”
  
  “为何这么说?”白复目光柔和,循循善诱。
  
  李俅感慨道:“财富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权力貌似自由,实则是枷锁和束缚。财富可以众生创造,人人分享,权力只能一人独占。
  
  权力面前,弄权之人无所不用其极。既想争夺,又怕被暗算。每日殚精竭虑,华发早生。放着珍馐佳肴,食之无味。雕床锦被,夜不能寐。哪有我今日吃得香、睡得着,这般洒脱快活。
  
  一旦想通,眼前豁然开朗。醇酒美人,锦衣玉食,每日快活似神仙。
  
  我终于明白父王当年的一番苦心。
  
  父王一生,最崇拜其伯父宋王(宋王李成器,也即宁王李宪)……”
  
  李俅所讲的宋王李成器往事,白复也曾听徐太傅反复念叨过。
  
  宋王李成器少年时才气过人,又因为是睿宗皇帝李旦的嫡长子,天然是帝国的储君。
  
  然而,宋王之弟平王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玄宗,发动唐隆政变,剿灭韦氏乱党,有拥立睿宗登基之功。
  
  满朝文武见风使舵,各自选边站位……
  
  这一幕仿佛隐太子李建成与太宗李世民当年夺位之争。
  
  眼看着玄武门之变将再度重演,宋王李成器为了不让睿宗皇帝为难,主动辞让东宫之位。
  
  宋王李成器上奏道:“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
  
  (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代应先立皇嫡长子,国家危难时则应先立有功的皇子。若处理不当,就会令天下失望,这不是国家之吉。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我为储君。)
  
  宋王李成器成日涕泣,坚决辞让,言词恳切。诸王和公卿也说平王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
  
  睿宗皇帝这才下定决心,立平王李隆基为储君。
  
  开元四年(716年),宋王李成器避昭成皇后的尊号,改名为李宪,封为宁王。
  
  李隆基登基后,宁王李宪尤其恭谦小心,从不干议时政,也不与人交结,深得玄宗的信任。
  
  开元二十九年(742年),宁王李宪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玄宗知宁王死讯,号啕痛哭,下诏追怀其德行,追谥宁王李宪为让皇帝。
  
  宁王李宪出殡时,正下大雨,玄宗派皇长子庆王李琮下马,在泥泞道路中步行送葬十数里,葬于惠陵。
  
  终其一生,玄宗与宁王李宪(即宋王李成器)、申王李捴、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五兄弟,情谊深厚,毫无隔阂。
  
  天子兄弟之间如此友爱,亘古未有。在当时,也是一段佳话。
  
  ……
  
  李俅继续说道:“我年幼时,也常去宁王府玩耍,吃酒作乐、击毽斗鸡、郊游打猎,好不快活。
  
  我依稀记得,宁王精通音律,尤擅西域龟兹乐。他有一支世所罕见的紫玉笛,笛艺精湛,常与击羯鼓的太上皇、弹琵琶的杨贵妃一起合奏。
  
  少年时,我常常暗地嘲笑宋王胸无大志,整天沉迷玩乐。到今日,我才领悟到宁王和父王的大智慧!”
  
  白复一听精通音律,心生警觉,问道:“宁王后人也精通音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