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蜀山悬剑传 >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代宗师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代宗师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代宗师 (第1/2页)

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龚自珍(清)
  
  ……
  
  颜真卿一言不发,他走到书案前,用力地研着墨,仿佛要把安禄山的骨头碾碎,仿佛磨出的是安禄山的血水。
  
  浓墨研成。
  
  颜真卿提笔蘸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在极度悲痛的驱使下,颜真卿手中的狼毫笔,化身为一匹野马,在荒原旷野上,疾驰狂奔。
  
  颜真卿不像平日写字那般正襟危坐、端谨肃严,笔走龙蛇,如惊龙蹴踏,狂风乱花。越写越快,思绪流动,心神纵身一跃,跃入虚空之境。
  
  他第一次蘸墨,写下三十五个字。第二次蘸墨,写下五十二个字。
  
  每一次蘸墨,写下的字越来越长,枯笔、涂改也越来越多。薄、扁、瘦、枯,点画粗细变化悬殊。有些笔触明显是以笔肚抹出。字迹缺点甚多,既不优雅、亦不规范,更不整洁,可以说是满纸长卷,一片狼藉。
  
  写到“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后,竟然一次蘸墨连续书写了近六行。此段也是整篇中书写最长的一次,虽然笔锋越来越细,甚至在涂改处,添加了一行夹缝小字,墨淡如烟,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道。
  
  白复在旁,却从字里行间里,清晰地感受到颜真卿椎心泣血的悲怆,如山洪倾泻,不可遏制。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
  
  这片看似狼藉的纸张里,却暗藏着极高的书法功夫。章法、节奏、结构隐而不现,化解在每一个字形里。
  
  若以武学的角度来看,犹如观高手过招,时静时动,时疾时徐,顿挫中蕴含着气势。
  
  行笔抑扬顿挫,如同进攻时的节奏变化;笔墨浓淡对比,正是攻防转圜时的呼吸律动。
  
  看似没有章法,却出神入化、变幻莫测。一旦出手,气势磅礴、不可撼动。
  
  整篇涂鸦,掺杂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在文字的背后,有暴风,有骤雨,有挣扎,有悔恨,有无奈,有污秽,有血腥,有憋在心里一直喊不出去的那一声嘶吼!
  
  颜真卿写完这幅长卷,将狼毫一掷,颤巍巍起身,挺直了身子,泪满襟袖,须发皆动,有如风中松柏。
  
  就这一瞬间,白复突然找到了似曾感觉的源头:
  
  昔日青城,每年的某一个特定日子,师父青玄掌门都会沐浴更衣,斋戒整日。等到日落时分,独自来到思过崖舞剑。
  
  月光下,师父衣袂翩翩,剑光如雪。渐渐地,剑招凝重,越舞越慢,到最后,仿佛剑头有千斤重物,直落心头。
  
  自己曾经嚷嚷着要师父教这套剑法。
  
  师父总是负手而立,对月长叹,喃喃自语道:“不传!不传!”
  
  ……
  
  翌日,为感谢白复一路护送之恩,颜真卿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得知白复也写的一手好字,颜真卿笑道:“白少侠,不如写几笔。老朽在书法一途沉浸多年,略有心得,愿与白少侠切磋一二。”
  
  白复大喜。
  
  白复虽在碑林临帖多年,但一直都是自己琢磨,苦于无名师指点。颜真卿乃当世书法大家,若得其传授笔法,定然收益匪浅。
  
  白复也不客气,挥毫泼墨,转瞬间,三百余字的长卷一蹴而就。正是临摹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
  
  白复搁笔自观,对于这幅酣畅淋漓的字迹,也颇有几分得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