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三百零六章 求贤令的爆发 上

第三百零六章 求贤令的爆发 上

第三百零六章 求贤令的爆发 上 (第1/2页)

时间开始进入光熹二年的四月。
  
  四月中旬,雒阳城依旧是一片春意浓浓的光景,但是明显让人感觉到天气越来越热乎了,这时候已经有了一丝丝进入炎夏季节的征兆。
  
  而这时候的邸报之争也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地步。
  
  一开始其实只是鸿都学报和儒学日报的争锋。
  
  两份邸报各有市场。
  
  儒学日报主攻读书人市场,以儒学为主论,以大儒文章为底气,吸引了无数读书人的争抢,很快就在读书人心中建立的一个的高大上的烙印。
  
  而鸿都学报,报中的文章和板块,基本上以易学易懂为主。
  
  说白了,这是一份大众报纸,就算没有读过书的老百姓,听了别人朗读上面的内容,都能听得一二,而且最主要的是以朝廷政策的颁布消息和一些轶事连载为根基,吸引了很多读者,概括的读者从读书人到普通老百姓,应有尽有。
  
  论起舆论影响,儒学日报比较出色,毕竟这时代读书人的地位至高无上。
  
  但是如果是要论起覆盖力和发行力,始终还是鸿都学报比较有市场性。
  
  不过随着两份邸报的争锋,开始引出了一个邸报层出的风暴。
  
  无论什么时代,炎黄子孙的效仿能力绝对是一等一的,只要有一个新东西的出现,总有人学会仿冒,要不然后世的时候怎么号称炎黄大地为第一的山寨机的圣地。
  
  随着邸报模式的出现,这种饭后娱乐的添补,让不少的精神得到补充,也让很多精明的读书人看到了不一样的际遇。
  
  当日报在流出雒阳,想要抢夺的周围城池的市场份额的时候,周围地区的士子自然纷纷冒仿起来。
  
  当然第一个跟风的并非雒阳之外的人。
  
  而是雒阳城中,号称第一学府,太学。
  
  以太学几十个博士为主,集合了太学的精锐学子,四月七日,太学早报出现,这一份报纸虽然后来发行,但是有太学祭酒蔡邕在背后撑腰,刚刚发行三期,就已经迅速的抢夺了不少的市场。
  
  除了太学早报之外,雒阳城之中还出现了不少跟风的邸报,但是不成气候,一个是因为的还没有得到的造印监的技术之气,想要发行邸报,最少要得到活字印刷术和改革的造纸术,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另外一个就是的没有强大的影响力之气,想要发行邸报,形成影响力,身后最少有一个三公级别的大臣,或者是大儒级别的大臣支持。
  
  这都不是的简单能做到的。
  
  所以雒阳城之中,始终被鸿都学报和儒学日报占据市场,还有的太学早报在旁边的努力的想要和两大邸报较量,当然,出了雒阳城,太学早报就失去了影响力了,只剩下鸿都学报和儒学早报在交锋。
  
  随着雒阳爆发,邸报影响力自然而然的穿透出去。
  
  无论是鸿都学报的主持人戏志才,还是儒学日报的当家的,袁家家主的亲弟弟,当初让牧景一把火给烧出了官场,黯然致仕的袁隗,他们的心中都明白,邸报的影响力很重要,有影响力才有市场,所以不约而同的开始扩张影响力,不仅仅争取雒阳市场份额,也开发行向外。
  
  邸报的风云,开始蔓延关中大地。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河内郡。
  
  四月十二日,以河内十余士族为主,河内第一世家司马家支持,司马家大公子,刚刚及冠的司马朗亲自筹建,三天之后河内周报开始筹建发行。
  
  当初雒阳权斗,何进大胜灵帝,牧景被迫撤去所有官职,放弃造印监的监令的位置,也让造印监所有的技术被世家豪门窃取,司马家也是得了造印监技术的世家之一,以活字印刷术和改革的造纸术,想要发行报纸,并不难。
  
  这时代有很强烈的乡党意识,也有很强烈的地势分布。
  
  发行河内周报的目的,其实就是为抵制扩张影响力的儒学日报和鸿都学报。
  
  但是河内周报始终不如两份报纸分量,这两份报纸背后的团队都是顶级的,刊登的东西无论是大雅还是大俗,都经得起市场考验。
  
  所以河内周报只能稍微的做出一点阻碍,并没有影响两份邸报的扩张。
  
  对着的两份邸报的狼性侵略,文化的世界开始的出现的波涛,彻底的打破了关中的寂静。
  
  随后,长安学报,弘农日报,河东时事报……等等,士族的反应太快,读书人的思想太迅速,所以关中大地迅速的出现十余邸报。
  
  这个时代根本就是一个枯燥的时代,农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算官至三公大臣,唯一能轻松一点的娱乐方式就是宴请好友,看着歌舞,能有了娱乐方式太少了。
  
  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想要看的东西也会不一样,钟爱看的文章自然也会不一样,所以每一份邸报,都以一定的市场,只是市场大小的问题。
  
  当这些邸报一份份的冒头,不断出现在人们生活之中,开始满足一些人无法打发的时间,开始让很多人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了青梅煮酒的话题。
  
  所以这一份市场很大,即使是不断出现的邸报,也无法彻底的添补进去了,只会把邸报这种方式的爆发越来越的狂热。
  
  不过即使整个关中出现了不少邸报。
  
  还是无法阻止鸿都学报和儒学日报的爆发,两份报纸的影响力就好像的干燥的山林着火一样,扑都扑不灭,猛烈的在燃烧起来了。
  
  ……
  
  五月,关中越来越热了,雒阳的天气也变得炎热起来了,不少有地窖的人家都开始屯冰解凉了。
  
  光熹二年已经过去了这小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的朝廷很平静,依旧是以牧党为尊,另外还有士族和大司马董卓一党形成一个势力三角形。
  
  三方虽然形成犄角,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反而是一致对外,应对的都是各方有割据势力的诸侯。
  
  牧党以太傅牧山为首,尚书蔡邕为辅,不断蚕食官位,牧山有强大兵权影响,蔡邕有士林的绝对影响力,两人是文武的配合,自然造成的巨大杀伤力。
  
  士族一党,虽少兵权震慑,可在整个天下来说,影响力巨大,四世三公的袁家,司空袁逢更是代表性任务,司徒王允,太尉卢植,执金吾卿杨彪,雒阳令司马防……都是士林大儒,能影响天下读书人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