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末黑太子 > 第1365章:东方罗马

第1365章:东方罗马

第1365章:东方罗马 (第1/2页)

.
  
  约瑟夫第一次所组织起来的二十万俄裔部队,投入东线战争之后,其主要作用就是变成明倭联军的俘虏。
  
  很明显,这些装备落后,几乎战术还停留在几十年的士兵。
  
  即便是拥有相当可观的数量优势,也无力对抗用高科技武器武装起来的明军的。
  
  更何况俘虏对粮食过剩的大明帝国来说并不是累赘,而是一种极其廉价的劳动力。
  
  大明王师从上到下也要遵守相应的命令,即不准滥杀俘虏,因为他们都可以兑换成银币。
  
  就算在消灭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可以收获三四千万俘虏,消化他们也是不成问题的。
  
  昊菁皇帝认为大明帝国的版图已经足够大了,故而对在这次战争中抢地盘没太大的兴趣。
  
  假设小腓特烈脑子不抽筋,去帮利奥波德父子,那么在战后,除一部分归普鲁士之外,大部分波德平原都将归大明帝国所有。
  
  欧洲四大产粮区,大明帝国将会拥有差不多两个半,完全能够让昊菁皇帝心满意足了。
  
  至于获得在北海南岸的出海口的事情,朱慈烺一点都不感兴趣。
  
  不论是汉堡还是不来梅,都算是河口里的港口,条件远逊于阿姆斯特丹、加莱等地。
  
  波罗的海沿岸的出海口被普鲁士与瑞典都占光也可以,反之大明帝国波罗的海舰队拥有波罗堡和哥得兰岛这两个基地。
  
  朱慈烺也没打算让海军在波罗的海这个澡盆大的海域里瞎折腾,根本没那个必要。
  
  通过与威廉三世的交易,大明帝国已经购得了位于北海出海口位置的设德兰群岛。
  
  只要在这里设置海空军基地,那潜在敌人就无法锁死大明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远洋通道。
  
  在开战之前,朱慈烺就已经想好了战后的事情。
  
  要是连神圣罗马帝国都无法摆平,大明最近这一百年不是白发展了么?
  
  故而要求投入西线作战的海、陆、空三军,务必坚决彻底地消灭任何负隅顽抗之敌!
  
  收复安南算是东方世界的最后一战的话,那么消灭神圣罗马帝国就是在西方世界的最后一战。
  
  不管是谁,包括不怕死的、想给利奥波德父子陪葬的、敢挑战大明帝国的,尽管过来试试!
  
  从战场上被俘虏的俄裔士兵被有条不紊地转运到边境地区的铁路站点,然后装进车皮里运往库尔斯克矿场。
  
  当初,昊菁皇帝就要求西部总督区的铁路务必要修到边境线上。
  
  如今,这些支线铁路的主要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一旦有了大量的俘虏,那么所有支线铁路的前期投资成本都将尽快回本。
  
  库尔斯克铁矿是欧洲第一大铁矿,在全球也能轻松跻身前十的。
  
  矿场对矿工的需求量很大,但从本土来的新移珉没几个人愿意来这里挖矿。
  
  因为移珉广告内容就是到西边去当地主,有当地主的好机会,谁还愿意挖矿呢?
  
  新移珉即使在矿场工作,也是担任铲车或卡车司机的差事,月薪不低于二十银币。
  
  奴隶矿工虽然劳动效率比机械化低很多,但架不住他们都是免费的,用工成本降至最低。
  
  只要包吃、包住、包衣服就行了,故而所有大明帝国境内的矿场都愿意接收奴隶矿工。
  
  从国外购买的奴隶矿工数量是有限的,更是花钱的。
  
  想要免费获得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奴隶矿工,唯一的方式就是战争。
  
  要不是距离太过遥远,印加帝国的皇帝波洛都打算派兵参战了。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为了维系盟友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在战后捞点战俘。
  
  新印加帝国可是靠挖矿发家致富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跟奥斯曼帝国一样,本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大量劳动力。
  
  战俘就是很好的免费劳动力,波洛甚至愿意以每个适龄男子(20-30岁)两百到两百五十银币的价格大批量采购。
  
  大明内部的销售价是每个五十到一百银币,就算这样,奴隶矿工也是供不应求,一直在刺激法国与荷兰去非洲抓黑人。
  
  为了让奴隶矿工都有奔头,不至于每天都想着逃离矿场,工作期限一直设定为十年,每天的工作量也没有增加。
  
  一般矿场只要用一到两年时间便可以收回购买奴隶矿工的成本,余下至少八年都能净赚,之后转为自由矿工,依然可以为矿场盈利。
  
  通过战争的方式获得战俘,人头费就直接打给了军方,不但价格便宜,而且量大管饱,深得矿主们的喜爱。
  
  获得俘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挑选出或貌美如花、或身材魁梧的俘虏,高价卖给下家。
  
  漂亮至极的女俘虏除了被将领们收藏,以及犒赏给得力下属之外,再就是卖给大明本土的有钱人了。
  
  倾国倾城的金发碧眼、婀娜高挑的大洋马,卖个三五千,甚至上万银币都不成问题。
  
  同样,那些体壮如牛且五官英俊的男俘虏,自然也会受到了多金的贵妇们的厚爱……
  
  一些了解大明帝国的外国人甚至断言,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名字叫罗马帝国而已。
  
  真正继承罗马帝国衣钵的则是明帝国,原因很简单。
  
  明帝国是君权加奴隶的运转模式,这就很罗马了。
  
  在很多时候,打仗都使用雇佣兵,这也很罗马。
  
  公珉有基本的医疗报障,这点也效仿罗马的福利。
  
  至于酷爱洗澡、发展角斗士活动、上层人士奢华享受,几乎与当年的罗马帝国如出一辙。
  
  这个“东方的罗马帝国”究竟能强大到何时才会衰落,具体就要看皇帝的品德与军队的成分了。
  
  昊菁皇帝目前不但身体无恙,而且越活越年轻,这让很多居心叵测之人都大感失望,基本在短时间内不会惦记皇帝驾崩了……
  
  作为备胎的皇长子朱祥堂,武功方面自然不如其父皇,但在文治领域,从开发澳州的情况下来看,还是颇有建树的。
  
  军队是帝国的重要支柱,当年罗马帝国的倒塌,就是因为罗马公珉懒得当兵,士兵多半为蛮族雇佣兵,军队的控制权自然也落到蛮族手里。
  
  而明帝国部队里蛮族士兵(譬如草原兵)的比例仅占不到十分之一的数量,而且为屯垦制,平时为牧珉,战时为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