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末黑太子 > 第1036章:拆东补西

第1036章:拆东补西

第1036章:拆东补西 (第1/2页)

之前某新皇教授给商贾学生们的知识,早已派上了大用场,不论面对本土与海外的同行,这些提升过自身内涵的家伙应对起来,都是感觉游刃有余。
  
  对方没见过的销售模式、经营管理、促销活动、制造流程,在北都的工厂都可以见到,可谓是大开眼界。
  
  当年的商学课就办了一次,当时因为舍不得花钱,而没有入学之人,起初还觉得自己免于上当受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才发现自己与那些花钱的同行有了一定的差异,多年过后,更是出现了天差地别般的变化。
  
  当初商学院的学费是每人一千两银子,包括十堂课,每堂课时长一个时辰。
  
  看似无比高昂,其实在学以致用之后,学费在一年之内就能连本带利地赚回来。
  
  北都的诸多商贾表面上是按照行业来划分的,实则又分成同乡与亲戚。
  
  自从成为商学院的学生之后,这些商贾便又被重新划分了一遍。
  
  同学关系就是人脉关系,这是某新皇在课上言明之事。
  
  看在同学的面子上,多多少少都会互相帮衬一些。
  
  一个人帮一点,几十、上百人所累积起来的力量就不容小觑了。
  
  北都最著名的两只小大妈——周欣儿、齐雨儿,如今就早已无需抛头露面了。
  
  辛苦十余年,每人便赚到了超过五十万两银子的家当,麾下的小姐姐们也换了好几批。
  
  只要能够赎身,她们也就不会刻意为难,也愿意看到这些卖笑的女子能够找个好归宿。
  
  商会总会会长粮商于松屹得益于自己花钱买来的身份,从一个实打实的卖粮食的,升级为一名糕点公司的老板。
  
  做点心、蛋糕、饼干等食品,可是比单纯卖粮食的利润率要高多了,从而完美地避开了因粮价下降而导致挤压大量资金。
  
  于松屹也无需担心自己的产品卖不出去,只要抽查的质量合格,公司生产出来的压缩饼干便会成为军需物资。
  
  北方除了夏季,其余时节倒是比较容易保存食物。
  
  反而是南方,特别是南洋地区,压缩饼干成为了最让将士们放心的口粮。
  
  这玩意的味道肯定比不了豚骨拉面,但总比天天吃发霉长虫的大米要好得多。
  
  郑芝龙舰队里的每艘船上都储存了大量的压缩饼干,还有新上市的午餐肉。
  
  没错!
  
  就是那个早晨是煎午餐肉、中午吃煮午餐肉、晚上吃烤午餐肉的午餐肉……
  
  在罐头诞生之后,午餐肉也就自然而然地面世了。
  
  由于开始还要摊低研发成本,暂时不可能降低到百姓们都买得起的地步。
  
  但士子往上的阶层,天天吃都是毫无问题的,这玩意并不是奢侈品。
  
  某新皇的目的就是让午餐肉变成百姓餐桌上的食物,将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在此之前,午餐肉还是会先成为军用物资,以便提振王师士气。
  
  深入关外,休息时吃肉干与吃午餐肉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理,战舰在海上航行了半个月之后,水手们看着发霉的猪肉以及粉嫩的午餐肉,心里没想法是不可能的……
  
  宅心仁厚的某新皇将午餐肉分成了三个等级,三等掺入六成面粉,二等掺入四成,一等只掺两成,但价钱自然也是最高的。
  
  郑芝龙在尝过三个等级的午餐肉之后,直接拍板,一次便采购了十万盒,每盒两斤装的三等午餐肉,作为舰队的主要肉食。
  
  郑芝龙现在风光无限,早年可是吃过不少苦,功成名就之后也没往麾下的水手们。
  
  舰队进行远航的话,一盒在岸上看似稀松平常的午餐肉,届时就堪比饕餮盛宴了。
  
  这算是除直接张网或垂钓之外,最让水手们感到满意的肉食了。
  
  保存期长,颜色引人垂涎,采购成本又比熏肉要低,这便是午餐肉最大的优势所在。
  
  光是午餐肉一个项目,于松屹每年便可落袋十万两以上。
  
  除此之外,还在北都、大同、太原、天津、保定、掖县、登州及畿辅地区的主要城池开设了数十家糕点连锁店。
  
  江南一带的店铺也有数十家,加上湖广、两广、闽浙等地的店铺,合计在大明境内的连锁店总数高达上百家之多。
  
  有了这些店铺作为依托,于松屹便以低附加值的转售粮食为基础,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顺利进入了利润更高的食品行业。
  
  为了抱紧鸡大腿,表示自己的忠心,身为副会长的盐商马永亮早已抛弃了淮盐,改卖海盐。
  
  这是在海盐上市的初始阶段,之后拖某新皇的引荐之福,马永亮便认识了腾机思兄弟,顺利将自己的销售渠道拓展到了草原。
  
  以前草原那边原先是一二两银子一斤盐,可能还是粗盐在最低时的价格。
  
  如今最多三百文一斤,而且是精盐的售价,靠近长城的草原南部,价格会降至每斤一二百文左右。
  
  关内的食盐价格已经下落到每斤五六十文,但由于晒盐工人多半都是灾珉出身,对于工资方面的期许并不太高。
  
  加之天灾消逝,珉生得到改善,各地耗盐量得以提升,沿海的各大盐场都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
  
  随着食盐利润走低,马永亮也在寻思其他有利可图的项目,旋即得到了某新皇的指点,开始接触糖。
  
  糖自然也是食材,但由于价格昂贵,之前并不会普惠珉生,直至某新皇发明了雪花糖之后。
  
  某新皇已经没啥精力去制造雪花糖了,将工厂一分为三,南方工厂的卖给郑芝龙,北方的部分工厂卖给马永亮。
  
  剩下的部分则用来制造更为高端且利润更高的各种糖果,以及威化等零食。
  
  这么做,一来是对郑芝龙这么多的拼杀予以奖励,今后与德川二货大将军的生意,就是他们之间的事情了。二来也是为了回笼资金,用以其他项目。
  
  郑芝龙现在获得了生产权力,加之之前的运输差价,已经可以彻底垄断对倭国的雪花糖生意了。
  
  马永亮能有幸掺和一脚,则是得益于之前带着盐商卖力给某新皇站叫助威。
  
  用盐来表示一番肯定是不行了,但触类旁通,自古文史不分家,如今盐糖亦可不分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