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末黑太子 > 第983章:大宴群臣

第983章:大宴群臣

第983章:大宴群臣 (第1/2页)

崇祯在婚宴上算是看出来了,北廷这群臣子,完完全全就是一群吃货,吃那逆子提供的饭菜就跟吃仇人差不多。
  
  本来崇祯还觉得反正是吃那逆子的,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随意享用好了。
  
  但转念一想,自己再不济还给这逆子送来了四百万两银子和两百万石精米。
  
  眼前这群废柴不等于是在吃自己所提供的钱粮么?
  
  亏自己之前还待这些人不薄,人人皆为白眼狼!
  
  可碍于情面,崇祯只好熟视无睹地欣赏歌舞表演。
  
  除了一些适合在节日表演的经典老歌之外,还有不少尚未传唱到南都的歌曲。
  
  定时那逆子每每不务正业,摘抄自仙界得来的。
  
  念在歌曲还算入耳的份上,崇祯也就不打算计较了。
  
  一同伴驾前来的田贵妃则是欣赏地心悦诚服,不得不说,太子在音乐方面颇有才华。
  
  田贵妃可是不放心让皇帝独自前往北都,万一被皇后软磨硬泡给留下,自己可就前功尽弃了。
  
  夫君在北都住多久,她便住多久,然后来个夫妇双双归南都!
  
  下面的群臣不管皇帝是如何思索的,今天是太子大婚之日。
  
  肉要多吃,酒要多喝,美女要多看!
  
  这天大的便宜不占白不占,白占使劲占!
  
  桌子上每个人盘子里的红烧龙虾,重量都在一斤以上。
  
  按照级别,逐渐提高。
  
  正三品为一斤,从二品为二斤,正二品为三斤,从一品为四斤,正一品就是五斤。
  
  作为大明首辅兼太子的岳父,薛国观便独享了五斤重的超级大龙虾。
  
  吴甡作为次辅,也有幸尝到了四斤重的龙虾,一只就几乎占了一张桌子。
  
  要不是内阁成员地位超然,可以在缓苔上用膳,桌子也有两张。
  
  跟其他同僚待遇差不多的话,剩余的菜品就完全放不下了。
  
  按道理,正三品以下是没资格吃龙虾的,这是某太子的规定。
  
  不服的话,自己下海捞去呀!
  
  对于一些有特殊贡献之人,那就可以在此时特到特殊待遇了。
  
  譬如发明薄式地雷的薄珏,单人干掉五十只辫子的汉斯?布鲁克,援明法军总司令蒂雷纳侯爵,跑来献牛的腾机思兄弟等等,都可以吃到秘制红烧龙虾。
  
  像郑成功这样在海边长大且家里超有钱的家伙,顿顿都能大快朵颐,这会儿吃不吃就无所谓了。
  
  由于没有啤酒,所以谈不上忌口,不胜酒力之人可以喝葡萄酒,能自罚三斤的家伙,用老白干伺候。
  
  像开始便投靠了某太子的七只勋贵,这会儿更是要吃回来,因为之前为了贺礼,他们可是大出血了。
  
  这礼物非同凡响,绝对是旁人想却送不起的,某些程度上也不敢送的物件。
  
  一块长一丈、宽五尺的巨型牌匾,牌匾本身是金子做的,重二百六十六斤。
  
  这还不是看点所在,上书四个白金大字——文治武功!
  
  每个字重一百斤,加起来刚好六百六十六斤!
  
  勋贵们本来还想直接送银子,不过有觉得太过市侩了。
  
  太子身份何等尊贵,自己又身为大明勋贵,礼物自然不可与旁人所送之物相提并论。
  
  这块牌匾被阳光一照便闪闪发光,甚至让人无法直视。
  
  某太子也不能不收,毕竟算是七只勋贵的一片赤诚之心嘛。
  
  自己带着他们赚了大钱,现在开滦煤矿可是成为了京津两地的主要煤炭来源。
  
  不光是这个项目,火电厂也有勋贵参股,这叫“煤电合一天下无敌”!
  
  等全城家家户户都开始用电照明,勋贵们躺着赚钱的时代就来临了。
  
  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也不差,而且成了煤老板之后,比以前好很多。
  
  勋贵身后的黄得功,由于伴驾前来,又无巡防的任务,便心安理得地在自己的位置上胡吃海塞。
  
  黄得功前上方不到三丈的位置,便是崇祯皇帝所坐的龙椅,一旦有事,黄得功也便于立刻护驾。
  
  在这种特殊场合,能有资格携带兵器上殿的,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殿内有内厂的人负责保护,殿外则是东厂与锦衣卫,皇城由北厂与近卫营环绕。
  
  能有实力将皇极殿内吃喝的君臣一网打尽之人,先得变出数千精兵,外加几百门重炮才行。
  
  婚宴从下午三点正式开始,由于大伙中午都在外面站着观礼,根本没机会吃饭。
  
  现在不但要充饥果腹,还要把冻了好半会的身子给暖和过来。
  
  等群臣酒足饭饱,开始有雅兴欣赏歌舞表演,那都是一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待夜幕落下,都是是四点半了,文臣武将勋贵们都是边吃、边看、边喝、边吹!
  
  除了不准抨击皇帝太子及朝廷命令之外,其他都可以畅所欲言,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扬州瘦马。
  
  “烺哥儿,开春北伐可有把握再胜虏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崇祯已经有些微醺,但头脑倒还算清醒,这点酒还不至于上头,便问起了头等大事。
  
  “回父皇,儿臣说假话就是把握十足,说真话就是没啥把握!”
  
  对于军事方面,某太子可是从来不说大话,免得身边的一群人都开始飘了,那可是要栽大跟头的。
  
  “这是何道理?”
  
  崇祯放下玻璃酒杯,还要仔细听来,若是这逆子说得断无道理,每年给他的数百万两银子便算是喂狗了。
  
  “回父皇,现在有个新情况,此前从未有过。那便是皇太鸡遣人仿效我大明将藩国子珉移藩海外,亦将数十万关外百姓迁移到铁岭以北的腹地平原上,用来开荒。儿臣估计即使一亩地可收半石粮食,四百万亩亦能收获两百万石,加之鞍山铁矿,这便可让皇太鸡无需派兵叩关,便可实现兵强马壮。儿臣前番给锦州守军送粮,便在半路遭遇了十余万东虏重骑兵,人马皆披厚甲,经过两番苦战,方才抵达锦州城下。”
  
  某太子就把自己了解到的大致情况,跟某父皇简单概述了一下。
  
  “……为何未能刊载在报纸上?密信又未写明?”
  
  对于关外战事,崇祯都是从父子间的密信,以及《京师日报》和《帝国日报》上得来的消息。
  
  “儿臣以为父皇远在南都,为南方诸事费心颇多。北方难事,儿臣可想方设法解决,以免父皇再担心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