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末黑太子 > 第937章:御驾亲征

第937章:御驾亲征

第937章:御驾亲征 (第1/2页)

多尔衮根本不相信蛮明狗太子能猜到自己会带兵从哪处入关,否则决计不会在喜峰口囤积重兵。
  
  当年蛮臣杨嗣昌命颜继祖将山东之兵多半囤于德州,结果被大清王师突袭济南得手,还俘获了一只伪藩王。
  
  更何况此地守军兵力不多,那火油想必也不会太多,只要不分昼夜实施猛攻,必定可以得偿所愿,尽快入关。
  
  王爷的想法倒是好,但到了下面,负责冲锋的汉军披甲兵却被这道命令弄得苦不堪言,死去活来。
  
  冲到距离长城两百步之内,遍地都是土坑,碍于地形所限,必须得一边攀爬,一边躲避炮弹与箭矢的攻击。
  
  这还不算完,真凑到城根地下,上面的狗倭寇一桶接一桶地往下扔火油,仿佛无穷无尽,比己方的步兵还多。
  
  刀山不见得,但火海是众人肯定体验到了。
  
  尽管已经初冬了,可沿着长城脚下,全都被火油烧成了冒着热气的一道焦土。
  
  靠近城根地下,那真是九死一生,能没被烧伤或杀伤,全身而退,便是老天保佑了。
  
  大部分攻城的披甲兵,要么被手榴弹炸死,要么被猛火油烧死,要么被纷飞的炮弹、铳弹、箭矢给干掉。
  
  这种火力只有之前在进攻京城的时候才会遭遇,没想到在喜峰口居然碰上了,这是倒了大霉了……
  
  被重度烧伤之人,即便被同伴抢回来,也会被活活疼死,中度烧伤的也就是躺在那等死,仅此而已。
  
  第二次进攻,汉军连死带伤了差不多一个甲喇的步兵,两次便打没了近两千六百披甲兵,算是极为惨重的损失了。
  
  倒不是说这两千六百人全被打死了,这里面不包括负轻伤,全都是中重度伤兵,回来的结果也会让大军直接减员,根本无法再次参加战斗。
  
  半天时间就折损了这么多士兵,想要得到的结果还在九霄云外,这让多尔衮很是不悦,代善更是恳请十四弟,让他的两红旗出战。
  
  鉴于目前的形势,多尔衮并未同意,在未入关之前,便折损了大量的八旗兵,实为不智之举。
  
  一方面还是让汉军继续冲,不断消耗守军的兵力与弹药,等打得差不多了,再派八旗兵来个致命一击。
  
  另一方面,多尔衮已遣人回去,调派三顺王的兵马协同作战,再调五万包衣阿哈过来。
  
  这些包衣的作用便是在久攻不克的情况下,用人命来铺路!
  
  哪怕全都死在喜峰口,也在所不惜!
  
  三顺王的大军就位于宁远与锦州之间,接到命令,不出五天即可赶到喜峰口。
  
  在出发之前,皇太鸡已然授权多尔衮,若战事吃紧,可直接调三顺王兵马入关作战,无需事先请示。
  
  三顺王所部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包括不下六十门红衣大炮。
  
  这对攻克喜峰口的帮助很大,也是多尔衮最为看重的武器。
  
  真要是己部拥有高达一百门红衣大炮,这会儿已经轰开喜峰口了。
  
  想到这里,多尔衮不禁感到有些懊恼,起兵之前多带些重炮就好了。
  
  不过只要避开京城,一路连下数十城,此番叩关还是可以大获全胜,最后满载而归!
  
  冬季作战,不但是八旗勇士感觉最为适宜的时候,而且北方地区河水结冰,也就让王师省去了再行征用船只的苦恼。
  
  早有早的好,晚有晚的妙,就看如何把握时机了!
  
  从第二天开始,多尔衮命令全军原地扎营,进行修整,等待与三顺王所部汇合。
  
  新封的勇顺王吴三桂没被调来,主要是害怕这厮投诚之后再行反水。
  
  现在还在宁远城内,每天与杜度作伴,把酒言欢。
  
  只要能得到宁远,威胁山海关,对大清来说就是物超所值了。
  
  吴三桂所部是否出力并不重要,只要看着大清王师屡战屡胜就行了。
  
  七天后,三顺王的兵马便于多尔衮大军合兵一处,总兵力逾十一万。
  
  由镶蓝旗驱赶来的五万包衣阿哈还在路上,多尔衮见到炮队已到,便不想再等了。
  
  尽管大清王师每天白天都在进行炮击,可城头上的倭寇每天夜里都在修缮城墙。
  
  这使得炮击的收效甚微,得到了三顺王的炮队之后,多尔衮便决定毕其功于一役。
  
  用一百门红夷大炮直接摧毁喜峰口处的城墙,让对面的倭寇无险可守。
  
  此次炮击,不但要将城墙彻底轰塌,而且要拓宽缺口,使攻杀上去的汉军免遭两面夹击。
  
  具体要发射多少炮弹,多尔衮并不清楚,那是炮队的事情,他只负责下达命令。
  
  总之在这一百门红衣大炮报废之前,必须将缺口轰出来,不然炮队上下都要受罚!
  
  对面的倭军并未装备红衣大炮,故而大清炮队只需将炮位设置在一里开外的距离,便可免遭对方的攻击。
  
  如此轻松的炮击,在炮击京城之后还是首次,这使得大清炮队上下又重拾信心,认为只要炮击得当,便可让己方稳操胜券了。
  
  最初多尔衮打算让手下汉军从山上攻入,结果由于山势险峻,委实难以仰攻,被挫败了两次。
  
  在仔细观察过地形之后,多尔衮便更改了初衷,直接命令炮队轰击位于洼地位置的城关。
  
  只要能轰开缺口,便可撕破此地的倭军防线,顺势将倭军杀得尸横遍野。
  
  被对方憋了半个月,寸步难行之后,多尔衮也没剩多大耐心了。
  
  突破了城关之后,那么喜峰口以南的地形非常利于大军展开。
  
  之前还担心进攻此地会遭到两侧山上倭军的炮火打击,但时不我待,不能再耗下去了。
  
  喜峰口的城关经过阎应元派人修补,现在恢复了原来的雄壮模样,在清军的猛烈炮击之下,依然巍峨地矗立着。
  
  城内的倭军也不还击,在炮响之后便都躲藏起来,犯不着此时与清军硬碰硬。
  
  清军胆敢步兵攻过来,便可用一堆家伙招呼他们,将其杀得鬼哭狼嚎。
  
  “强度不够!将佛郎机以上之火炮,悉数推到阵前,加入炮击!”
  
  “嗻!”
  
  多尔衮看到用一百门红衣大炮都没能达到自己设想的效果,便打算再加上点筹码。
  
  那些中型火炮虽然威力逊于红衣大炮,但在其射程之内,用来敲打城墙还是没问题的。
  
  一次投入五百门以上的火炮,仅仅用来轰击一座城关,这也足以彰显大清王师的实力了。
  
  得到想要的结果是肯定的,但就是不知道会何时能够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