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末黑太子 > 第879章:主动认罪

第879章:主动认罪

第879章:主动认罪 (第1/2页)

碰到一位如此耿直的贰臣,真是让三位主审要员大开眼界,连首辅瞿式耜与次辅高弘图都为之侧目不已。
  
  若是不从天书上得知这厮的所作所为,或许真会被其大义凛然的模样给诓骗到了。
  
  本以为将众多贰臣关在一起,或许会沟通一番,以做好应对准备。
  
  但从之前这三位的表现来看,很明显钱谦益与蔡奕琛貌似是事先商量过,而李沾却好像完全不知两人的心思。
  
  莫非这厮被另外两人排除在外?
  
  抑或是两人趁李沾睡着这才商量的?
  
  总之这种泾渭分明的回答,让主审很好打分,想必圣上也很好作出最终的裁决。
  
  量刑本来是都察院的事情,但得罪如此之多的人,是陈泰来等人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便顺水推舟,将这个能掌控嫌犯生死的特殊权力暂时免费租借给了皇帝……
  
  既然陛下手里有天书,陛下还打算整饬江南官场,那费力不讨好的事就由陛下顺道办了吧!
  
  无人对此有异议,因为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泰来、大理寺卿成德、刑部尚书傅冠都是这么想的。
  
  对于自己老师钱谦益的回答,倒是在首辅瞿式耜的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瞿式耜之前还不知道老师怕死,对天书所述之内容尚存疑虑,这下算是夯实了。
  
  配合审案便是怕死,反之像李沾这样便是主动找死。
  
  尽管对老师的印象大打折扣,可瞿式耜觉得钱谦益此举还是比较务实的,至少很有可能保住自己和家眷的性命,也无需自己再向皇帝求情了。
  
  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这句至理名言,但得看是如何去死啊!
  
  背负着贰臣的名头,因为包庇奸商,收受好处,而被未被东虏灭亡的大明给处决了,这算甚子事情啊?
  
  莫说十年二十年,纵使一两百年,也休想沉冤得雪了,这座山能把你全家压得粉身碎骨,且无人胆敢为你申冤!
  
  秦桧德行如何,众所周知,然而秦桧至少保住了赵宋的半壁江山,中兴四将仅害了岳飞一人而已,算是功过惨败。
  
  今东虏还未攻克北都,更未大举南下,有贰臣之嫌的人便开始在后方兴风作浪,勾结商贾,扇动士林,妄图与朝廷对抗。
  
  意欲何为暂且不提,但此举对大明抗击东虏入侵是具有极大的破坏力的,影响更是异常的恶劣。
  
  南廷收不上既定金额的税银,势必会导致北廷御敌支应吃紧,甚至导致出现更为被动的局面。
  
  瞿式耜是决计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的,不能自己接手时,大明的情况比文天祥的赵宋要好得多,结果却跟赵宋一样悲惨。
  
  当下大明境内,光是能征善战之师总数便不下三十余万,远未到穷途末路的地步。
  
  岂能因为只是缺乏钱粮,而导致被东虏击败?那不是奇耻大辱么?
  
  更为荒唐可笑的是,缺乏钱粮的主因还是由于南方商贾与士绅不愿意纳税所致!
  
  虽然此番王师在太子的率领下,竭尽全力击退了东虏大军。
  
  可皇太鸡能就此打消叩关的念头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
  
  今年不行,还有明年!
  
  明年不行,还有后年!
  
  扛住一次仅为阶段性胜利,失败一次只怕北都便要陷落了。
  
  北都一丢,关宁锦防线便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东虏大军可以长驱直入攻占北方各地了。
  
  在这之后,便可直逼淮河防线,甚至像天书所述的那般,大举南下,鲸吞大明万里江山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计较起来,也就是三四年的事情!
  
  与天书所述内容不同的是,今陛下移驾南都,即便是北方各地皆落入皇太鸡之手,南廷这边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群龙无首了。
  
  但是,既然眼下能挺住,为何不挺?
  
  非得等到大势已去,才想起亡羊补牢?
  
  届时真能补得上四处漏风的防线么?
  
  倘若大半王师在北方被东虏歼灭,南廷还拿甚子部曲来打补丁啊?
  
  出于大明首辅之责与忠君报国之心,瞿式耜都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非常之时期行非常之手段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南廷还真就被这群吃里扒外的败类给欺负了。
  
  北方战火连天,频繁告急,南方各地却在歌舞升平,熟视无睹。
  
  如此迥异的大明焉有中兴之希望!
  
  随后提审的唐世济的回答也不比李沾好多少,李沾的回答总得分为零,唐世济则是接近为零。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在下为珉请愿,所犯之罪皆为莫须有!
  
  若是能武,便自诩为当代岳飞!
  
  若是能文,便自诩为当代文天祥!
  
  实际上这等败类的所作所为,连当代贾似道都比不上!
  
  接下来,王铎、梁云构、张维机这三人的回答近似于钱谦益与蔡奕琛。
  
  而李乔、祁逢吉的表现则与李沾、唐世济别无二致,可谓理不直也气壮!
  
  这四位就是一口咬定,为珉请愿,何罪之有?
  
  商贾偷逃税款?
  
  抱歉!
  
  在下并不知晓!
  
  自己接受投献?
  
  抱歉!
  
  定是歹人陷害!
  
  搜出记录所受好处的册子?
  
  那必然是临摹自己笔迹所为之,算不得数!
  
  家人检举揭发?
  
  宵小之徒业已被厂卫收买,焉能作为证人!
  
  死猪不怕开水烫!
  
  让尔等束手无策!
  
  “总宪,此为在下所写之内容,敬请总宪阅览!”
  
  等轮到提审阮大铖的时候,这厮倒是有所准备,将自己在里面的所见所闻都写在纸上了,包括规劝钱谦益等人的来龙去脉,部分情节堪比报纸上的了。
  
  “呵呵!你倒是有心了!”
  
  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纸,陈泰来大略看过一番之后,便递给了成德。
  
  这阮大铖倒是很识大体,懂得进退,倒是不像李沾等人执迷不悟,冥顽不灵。
  
  “总宪过奖了!”
  
  阮大铖虽然没见过被提审完毕的同行,可心里已经想清楚了,自己在士林里的人缘不好,故而不会有人替自己说好话,必须竭力自救方可苟活下来。
  
  如何竭力自救?
  
  便是要检举揭发牢里众人的各种言语,示好主审要员,起码要给人家留个好印象,自己才有活命的机会。
  
  “那你还有甚子可说的么?”
  
  “回总宪,在下愿意认罪!在下之前为商贾,哦不,是奸商请愿,完全是贪得无厌导致一时糊涂。在诏狱之中,被彭宾与陈名夏点醒,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所走的是条错路。在下经过一番反省,后悔不已,只恨自己愚钝无知,做了有害于朝廷、不利于陛下之错事。足额纳税乃是万珉之责,焉能搪塞推诿之?朝廷收税便是先取之于珉,而保四方太平,即为用之于珉!奸商与刁珉公然抗税,便是大逆不道之举,委实愧对列祖列宗!官吏富绅接受投献,导致农税骤减,所作所为便是不忠不孝,目无王法,理应被严惩!奸商与刁珉皆不知大明兴,则万珉兴!大明衰,则万珉衰!若是大明因缺乏钱粮被东虏所败,则国将不国,珉不仅不聊生,连人都难做,必被东虏铁蹄所奴役,沦为猪狗不如之畜!当下国难当头,身为士子,非但不为陛下分忧,反而刻意与朝廷作对,私下更是风花雪月,聚会享乐,此必属士子之耻也。靡靡之音,曼妙之舞,皆无御敌之功效,断然不可力挫顽敌,进而中兴大明。在下虽为一介书生,未有上阵杀敌之才,但亦有忠君报国之心。在下定会深刻反省,洗心革面,洁身自好,竭尽所能与妄图对抗朝廷、辱骂陛下、覆我大明之败类争斗到底,揭开其伪忠伪善之真面目,使其无可遁形!诸位大人可作证,在下倘若有违此言,导致被磔示,定毫无怨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