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新顺1730 > 第一四八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中)

第一四八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中)

第一四八章 有格调的小圈子(中) (第1/2页)

这些问题听起来,既宏大、又哲学,还夹杂着道德问题和信仰坚定与否。
  
  但这些问题,对汉考克而言,其实算不上问题,或者说压根没有思考的价值。
  
  二十出头的年纪,就是个毛头小伙子。
  
  他叔叔创基业的时候,可能还需要一些难度、勇气、技巧什么的。
  
  他叔叔创业的时候,正值海盗的黄金时代。因为英国从海盗支持国,伴随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束,立刻转身成为和海盗最不共戴天的国家。
  
  大量的海盗、战争中退役的军人、水手等,充斥加勒比海。
  
  那时候做生意,的确是冒着风险的。
  
  可能被缉私的船抓到。
  
  可能被西班牙或者法国的军舰吃掉,虽然更像是黑吃黑的模式。
  
  可能被海盗抓住,甚至非常可能,因为那时候正是海盗的黄金时代。
  
  那是个大浪淘沙的时代。
  
  运气差,被抓了、被海盗杀了、被军舰截了,人财两空。多半人还直接被扔大海里喂鱼了。
  
  运气好,干上那么两三票。钱多了、船多了、社会地位高了、人脉多了,后续的一切都畅通无阻。
  
  总督是朋友。
  
  海关是哥们儿。
  
  加勒比产糖岛上的种植园主都是合作伙伴。
  
  海盗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荷兰和瑞典的东方贸易品走私难度降低了。
  
  法国的蜜糖开始大降价了。
  
  新英格兰的酿酒作坊大烧锅发展起来了。
  
  到现在,一切都很美好了、顺利了。
  
  二十出头的汉考克,没有堂兄弟,他叔叔一死,波士顿首富的名号就直接落在他的头上。
  
  这样吃撑了闲的鸡儿疼的情况下,总得找点什么事干。
  
  如果自己不知道活着的意义,那就需要别人给自己指引一下,最起码干点啥,不然没啥追求了。
  
  所有人都有资格琢磨一下人生的意义、活着是为了什么、至高的真理是啥之类的。但此时,还是吃饱喝足的人,更可能陷入这样的琢磨。
  
  钱一但积累到一定程度、人脉关系一旦已经铺好,就现在这种商业环境,真就是这种已经打好基础且资本足够的商人,躺着赚钱的时代。
  
  从海盗黄金时代,或者这乌得勒支马德里条约签订后的三四十年,大浪淘沙。很多商人死在了这个过程中。
  
  而活下来的人,自然是赢者通吃。
  
  汉考克的叔叔已经可以专营奢侈品、出口酒类,置办军队的后勤、甚至英国政府要驱逐阿卡迪亚法国人也得他出力。
  
  都混到这一步了,已然是英国政府认证的“Colonialagent”——殖民地代理人。
  
  他们被殖民政府选中并支付固定的薪水。由于这个时代信息和通讯不变,而且动辄数月才能传递消息,是以他们和殖民地官员有很大的“便宜行事”的权力。
  
  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与贸易委员会合作,处理土地问题,边界争端,军事事务和印第安事务。他们向英国官员提供文件和新闻,确保有争议的殖民立法被接受,并试图阻止殖民地反对的政策……
  
  这和他们反对英国的贸易政策,并不矛盾。
  
  要注意的是,“Colonialagent”中的很大部分,是北美殖民地的名流。他们是北美的士绅、商人,英国政府给他们的那点薪水,卵用没有。他们主要依靠这个身份,和与总督、官方之间的关系,获取经济利益。
  
  简单来说,英国政府每个月给他们开10块钱。但他们靠这个身份,和官方的关系,每个月通过走私专营等,能赚10000块钱。
  
  所以,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员”,更像是地方绅衿。
  
  大顺这边的官场,有个从前朝大明时候就有的某种半潜规则:家乡800里内不为官。担心的就是这种事。
  
  而北美的这些拿着英国政府薪水的“Colonialagent”,和那种理论上只靠俸禄活着、且升迁要经过吏政府、今年可能在辽宁当官明年就调去广东的,并不是类似的东西。
  
  他们可以借助英国政府的力量,获得订单、后勤置办、特许经营等。
  
  但他们也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真正的需求,反对英国的蜜糖税、反对对法国糖增税等等。
  
  托马斯·汉考克这一次带着约翰·汉考克去巴哈马,本意是希望约翰·汉考克能够熟悉自己的生意流程,将来继承自己的家业。
  
  但意外的结果,却是拓展了汉考克的眼界。
  
  虽然在此之前,因为茶叶瓷器丝绸的存在,汉考克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中国。
  
  但这是他第一次,从北美这种坐井观天的井里,不只是听说外面的世界,而是真正接触到了外面的广阔世界。
  
  他知道世界存在。
  
  知道英国、法国、神圣罗马帝国等等的存在。
  
  知道那些宏伟的教堂、遗留的斗兽场。
  
  听说过遥远的东方,神秘的国度。
  
  但是,他没见过。
  
  他出生开始,直到大学毕业,都是在这个万把人的小镇子里长大。
  
  靠想象。
  
  或者说,靠描述。
  
  是无法想象到世界的模样的。
  
  一个没见过罗马斗兽场遗迹的人,怎么能想得出来那玩意什么样呢?
  
  他在这里,见过黑人、印第安人,还有他们自己的这群人。
  
  但他第一次触摸到了彷佛背景故事、背景图画里走出来的世界的另一部分人。
  
  这种感觉,很奇妙。那是一种万把人的小镇子里看了许多书长大后第一次接触更大世界的人,才能感触到的奇妙。
  
  陌生又不陌生。
  
  书里读过,听过。但却第一次接触的那种陌生又不陌生。
  
  这种对外部世界的接触所产生的幻觉,以及吃喝不愁甚至生意都不愁的现状,还有就是二十岁出头的现实,再加上这里浓厚的宗教氛围,都让汉考克生出一种很正常的情绪。
  
  一种后世可以说中二,也或者可以说知识分子的年轻狂热躁动,亦或者算是闲的鸟疼想要找点事情做寻找人生的意义之类的想法。
  
  这种想法本身是好的。
  
  但这玩意儿,难就难在这种年轻的躁动,就像个鸡儿,动不动就硬了起来。
  
  若有人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导、给出明确的方向,还是可以为某种理想或者人生的意义而献身的。
  
  但于此时这种年轻燥热的状态,更多的还是希望寻找一下生存的意义。
  
  或者加入一些格调很高的、似乎可以影响那个已经接触到的广阔世界的高逼格的神秘组织。
  
  亦或者是在宗教氛围下,想要寻求一下所谓的至高智慧和无上真理。
  
  无疑,此时共济会向他伸出了手,他是兴奋的。
  
  沃伦让他仔细思考这一切,他却压根没有思考,更多的还是一种“我加入了一个逼格更高的组织、我的人生将有了除了赚钱之外的意义”那种吃喝不愁的年轻人特有的兴奋。
  
  从葡萄串酒馆分别后,约翰·汉考克一直在自己的住所,兴奋而焦急地等待着这个格调很高的神秘组织的入考核和入会仪式。
  
  直到几天后,一辆马车停在了他的家门前。
  
  约翰·汉考克迎来了一位看起来就有些逼之格调的客人。
  
  来拜访他的人,年纪不大,约翰·汉考克之前似乎在酒馆中有一点印象,但又记不太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