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刘备的日常 > 1.18 千里圩田

1.18 千里圩田

1.18 千里圩田 (第1/2页)

说到钟繇,需先说其祖钟皓。字季明,颍川长社人,名士、清议领袖,出身名门颍川钟氏。
  
  学坛大儒陈寔与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又与同邑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颍川四长”。
  
  四家彼此关系密切。即便陈太丘远赴楼桑,与各家仍时有书信往来。
  
  永寿三年(157年)钟皓仙逝。其有二子,长子钟迪,官至颍川郡主簿,与弟(钟)敷,并以党锢不仕。
  
  至此,兄弟二人便一直赋闲在家。平日教书授徒,著书立传。做闲云野鹤,过一天算一天。
  
  只是眼看长子钟繇,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年近而立,却因党锢,不得出仕州郡。其父心有不甘。往来书信字里行间,颇多抱怨。
  
  幸得学坛祭酒,大儒陈寔保举。举家迁来临乡。钟迪与兄弟钟敷,往来各城校馆,教书育人,乐得清闲。
  
  其子钟繇、钟演,则分别拜在大儒陈寔和崔寔门下。潜心修习治国之术。
  
  钟繇更是继北海一龙之后,博论无敌手。
  
  大杀四方,名动学坛。
  
  所做文章,便是王太妃亦曾命人抄录。颇多溢美之词。
  
  恰逢王国初立,正值用人之际。两位国相便任命钟繇为雍奴长。与其弟钟演,一同到泽披千里的雍奴薮通渠圩田。
  
  时下钟氏,虽称颍川名门。乃是指清流名士。并非指世家。
  
  钟繇之父,不过是一郡之主簿。钟繇更而立之年而不仕。党禁之锢未解除前,清流高士报国无门。自身都无法居高位,掌重权,又如何能福泽子孙后代,积势而成世家。
  
  谈这些尚早。
  
  雍奴薮如今水大,将县城团团包围。陆路交通断绝,出行皆靠舟船。
  
  “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
  
  话说,雍奴薮地势与都亢大泽十分类似。中间一处高地立城,四面困于大水。陆路交通断绝。民众出行只能靠舟船。虽与海相通,薮水却并非咸水。尤其是靠近城池周边,因滹沱水不停注入冲刷,稀释了两汉之交,因海侵反灌的咸水。
  
  正适合圩田。
  
  雍奴县城立于高地。只需支渠四通,分割水面。再将积水舀出,晾晒后必成良田。
  
  待沟渠纵横如棋盘,圩田乃成。
  
  道理都懂。敢问上官,又该如何施为?
  
  易耳。城内铺设地下管网。城外支渠四通。县中劳力,分成若干队伍。城内城外,同时开工。
  
  苦无经验。
  
  临乡会遣良工从旁指导。
  
  苦无材料。
  
  千石明轮船自会源源不断运来。
  
  苦无人手。
  
  每人每天百钱,就地招募。
  
  钱从何来?
  
  丞相已许钱千万。
  
  噢!我等皆以上官马首是瞻。
  
  好说好说。所谓万事开头难。百废待兴头一件:先把港口建起来。
  
  喏!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术有术。还有何难。
  
  蓟国并六县。横亘在幽燕之间。国内水网纵横。自西而东,有巨马水、滹沱水、圣水、沽水、鲍丘水等丰沛水系,其间支流更是不计其数。
  
  “鲍丘水自雍奴县故城西北,旧分笥沟水东出……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
  
  实地考察后,钟繇发现,至少有三条大河注入雍奴薮。
  
  此也是泽区面积如此广大。且泽水不咸的原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